期刊文献+

流动性陷阱理论以及中国的通货紧缩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市场物价水平出现了持续走低的运行态势,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29个月负增长,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水平自1997年10月以来持续24月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30多个月负增长。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紧缩。持续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衰退,如不能有效治理,还有可能出现“日本综合症”。所谓日本综合症,按照美国MIT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的描述,是进入一种严重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由于价格水平下跌,人们预期通货紧缩,偏好于未来消费,各类开支的下降导致经济的不景气,失业增加;经济的不气反过来又导致物价不断下降,使现金成为更具有吸引力的资产。实际上,克鲁格曼所描述的“日本综合症”的状况,中国已经开始显示出来,某些方面还相当严重:一是城镇失业人口规模大,真实失业率也超过日本,1999年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总数为1200万人左右,真实失业率为8.3%,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见表1);二是中国通货紧缩的速度大大高于日本,日本零售物价指数下降6个百分点花了7年时间,而中国这一指数从1994年下降24.3个百分点,仅花了5年时间,从1997年到1999年上半年这一指数下降3.7个百分点,花了2年半时间(见表1)。
作者 孙海翔 孙毅
出处 《世界经济情况》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World Economic Outlook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