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大椎穴神经传导通路及其与周围非穴位区神经通路有无差异,为针刺大椎穴治疗疾病机理与神经调节的相关性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12只 SD 大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大椎穴组(实验组)和第6~7颈椎棘突间组(对照组)分别于大椎穴和第6、7颈椎棘突之间注射15%BDA,10μl /只,所有实验大鼠注射后存活7天,行灌注固定取脑和脊髓,4%多聚甲醛固定,30%蔗糖-0.1MPBS 液沉底,取脊髓 C1-C4和脑干行片厚10μm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反应,DAB 显色,观察各组脑干和脊髓内阳性细胞的分布特点和差异。结果:BDA 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胞核淡染,胞质和突起染色深。在脊髓 C1-C4节段灰质前角、后角、灰质联合、网状结构均可见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阳性细胞,其中实验组各部的阳性细胞均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中脑内红核和中央尾叶核均可见阳性细胞,其中实验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DA 可以跨神经元逆行转运,是穴位神经通路示踪的可靠神经示踪剂;大椎穴及其周围非穴位区神经通路在脊髓上颈节段和中脑传导路径相似,但是各部的阳性细胞数量有差异,实验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其机理和详细神经通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3期38-3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项目编号:06Y31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