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与“死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交通肇事罪“逃逸”与“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出发,分析了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及因逃逸致人死亡分别做出了法律定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实务提出了针对该问题的立法及司法建议。
作者
郝莉君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大学
出处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7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
逃逸致人死亡
分类号
D924.32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
周光全.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旭.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研究[J]刑法学研究,2009.
5
张娅娅.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之罪过形式探讨[J]刑法学研究,2009.
6
初炳东,黄春燕.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问题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2):157-16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6]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顾肖荣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
[6]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M].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8]吴高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解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4
[10]徐久生,庄敬华.德国刑法典[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5
[11]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下册[M].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6
大谷实.刑法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
林亚刚.
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兼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规定[J]
.法学家,2001(3):81-87.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5
1
张平寿.
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之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59-61.
2
王婧.
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J]
.法制与经济,2009,18(4):60-61.
被引量:3
3
李福芹.
我国交通犯罪的现状及刑事对策探讨[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4):79-84.
被引量:2
4
荆培才.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定罪探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5):29-32.
5
高庆国.
交通肇事后逃逸预防问题研究[J]
.前沿,2012(2):62-63.
1
何霞.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J]
.法制与社会,2007(10):394-395.
被引量:1
2
曲瑛,刘慧颖,曲红波.
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7):90-90.
3
吴晓敏.
析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4
钱若男.
论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后的逃逸与因逃逸致人死亡[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9):44-45.
5
杨世超.
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证明标准[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4):6-8.
被引量:1
6
欧仲平.
交通肇事中有关逃逸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6):37-37.
7
吉茂.
本案没有逃逸者[J]
.道路交通管理,1999(8):20-21.
8
董雪莲.
交通肇事罪罪过形式初探[J]
.科教文汇,2007(12Z):150-150.
9
程小芹.
对交通肇事罪有关问题的思考[J]
.兵团党校学报,2012(2):59-62.
10
高珂.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2):90-91.
魅力中国
2014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