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出处
《江西医学检验》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Jiangxi Journal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参考文献5
1 郑天林 全国第三届血细胞会议学习班.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的应用与进展.中华血液学会[M].青岛,1991.6-20.
2 宋玉华 代红 等.酯酶的双染色[J].中华血液学杂志,1981,2(6):382-383.
3 宋玉华 杨崇礼 等.白前期小巨核细胞的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9):539-542.
4 孔祥银,宋玉华.小巨核细胞免疫酶标染色在骨髓增生异常...[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1,12(11):585-587. 被引量:3
5 纪恩美,郭宝强,马传香,许福亮,吕爱敏,李公宝,王秀亭.直接涂片法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1):44-4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7
1 赵利东,尤世春,王明艳,张桂敏,杨建峰.直接涂片ABC-AP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1).
2 赵利东,尤世春,王明艳,张桂敏,杨建峰.直接涂片ABC-AP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价值[J] .白血病.淋巴瘤,2004,13(4):209-211. 被引量:2
3 李长钢,万伍卿,邓兵,赵维玲.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J] .中国小儿血液,1999,4(1):35-36.
4 郭宝强,金光香,孙汭,田志刚,李公宝,马传香,许福亮,纪恩美,徐功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对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的作用[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9):491-492. 被引量:1
5 刘陶文,周润华,刘健,黎金庆.小巨核细胞免疫酶标染色对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J] .华夏医学,2000,13(3):241-242.
6 耿文清,关付红,于春英.脑脊液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小儿急救医学,2001,8(4):223-224.
7 桑玉旗,赵锐利.小巨核细胞免疫酶标染色在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贫血中的意义[J] .齐鲁医学杂志,2001,16(4):276-27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5
1 丛玉隆,冉宝春,张立文,邓新立,王海,任军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34-36. 被引量:14
2 Lishke G J,Burgess A W.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 two groups[J].Engl J Med,1992,327:28-99.
3 Nagata N.Molecular co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CDNA for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J].Nature,1986:319-415.
4 叶应抚.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49.
5 徐先蓉,叶裕春,宋得莲,吴圣楣,储松雯.新生儿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正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儿科杂志,1992,10(1):42-4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5
1 汤萌,周义,田露.8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与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3):311-311. 被引量:3
2 周长华,张青,欧瑞明,谭友平,杜苑苑,郑丽玲.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G-CSF后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现代医院,2013,13(3):13-14. 被引量:5
3 黄丽琼,肖辉建,王秋菊.探讨预固定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8):1064-1065.
4 王娜,秦玲,刘珂.不同剂量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水平及减少程度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1):38-40. 被引量:1
5 李军凯,窦岩,许文,孔凡君,左效艳,刘燕,孙雪玲.抗生素对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实用癌症杂志,2015,30(2):308-310. 被引量:2
1 董明,陈军.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应用与进展[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2,4(4):250-251. 被引量:1
2 戴益民.分子生物学在肝癌病理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4,10(3):249-252.
3 权宽宏.电化学疗法在体表恶性肿瘤的应用与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1996,11(2):52-54. 被引量:6
4 张培平,邱维加.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与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6(21):3342-3344. 被引量:7
5 余佩武,罗华星.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应用进展[J] .医学与哲学(B),2011,32(10):15-17. 被引量:5
6 管考鹏,李长岭.转移性肾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 .癌症进展,2007,5(6):517-524. 被引量:1
7 崔斐,覃晶,罗荣城.晚期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 .癌症进展,2007,5(4):333-337. 被引量:3
8 武永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4):22-26. 被引量:9
9 钱立新,尤国才.肾癌治疗新进展─—生物治疗[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16(2):77-80. 被引量:2
10 刘治,吴奎.膀胱癌相关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2,16(7):876-87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