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测定临床观察
被引量:3
出处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4-84,共1页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Northwest China
二级参考文献2
1 Li C G,Europ J Pharmacol,1990年,191卷,303页
2 F. Bacic,S. Uematsu,R. M. McCarron,M. Spatz. Secretion of Immunoreactive endothelin-1 by capillary an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um of human brain[J] 1992,Neurochemical Research(7):699~702
共引文献49
1 田恒力,周良辅,崔宇辉,陈浩.NO增加兔局灶脑缺血后缺血脑组织VEGF表达[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588-590. 被引量:2
2 伍洪昊,李美华.一氧化氮与缺血性脑损伤[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5):132-133. 被引量:3
3 田恒力,高文伟,徐涛,顾斌贤,赵卫国,张天锡,孙青芳.L-NNA对兔局灶脑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10):882-883.
4 周兰兰,岑德意,陈志武,王瑜,方明,江勤,马传庚.黄蜀葵总黄酮对心脑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7):22-24. 被引量:11
5 罗胜勇,董六一,范丽,方明,陈志武.山茶花总黄酮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6):376-379. 被引量:3
6 李艳慧,江钢辉,潘文宇.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NCLOSING NEEDLING UNDER CT ORIE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SMA NO[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0,10(2):3-6.
7 朱进霞,周明付,张华,林玲,段东晓,周祥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1(2):42-44. 被引量:8
8 蔡余力,李刚,颜冰,张世华,邱洪明,张圣魁.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 .中医正骨,2006,18(10):1-4. 被引量:10
9 徐辉,徐国祥,李介华,潘桂常,陶熙民,冯建容,余炳坚.急性脑血管病病人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66-867. 被引量:1
10 李昕,尹雪莉.灸疗与抗衰老研究进展[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26(2):213-215.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53
1 金其贯,李宁川,孙新荣,黄叔怀.牛磺酸对大运动量训练后大鼠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 .体育科学,1999,19(6):90-93. 被引量:22
2 金其贯,方明,黄叔怀,孙新荣.过度训练对大鼠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J] .体育科学,1998,18(2):62-65. 被引量:37
3 康喜来,田振军,李振斌.运动训练中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J] .体育学刊,2004,11(5):47-51. 被引量:12
4 满君,田野,高颀.过度运动对海马神经元形态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5):510-512. 被引量:28
5 石幼琪,钟振新,石湘芸,刘建红.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338-339. 被引量:24
6 林朝胜.内皮素在心血管病中的发病学意义[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4,14(3):177-179. 被引量:5
7 赵广翊,李存友,孟凌新,崔健君,王彬.L-精氨酸对缺血缺氧脑组织内皮素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2):125-126. 被引量:2
8 孙国欣,田振军,何江明.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海马CAⅠ区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18-20. 被引量:13
9 常芸,林福美.不同类型运动心脏的内分泌改变特征[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3):162-169. 被引量:75
10 Yanagisawa M,Kurihara H,Kimura S,et al.A novel potent vasoconstrictorpeptide produc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J].Nature,1988,332(6163):411-415.
引证文献3
1 康喜来,田振军,李振斌.运动训练中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J] .体育学刊,2004,11(5):47-51. 被引量:12
2 周慧,林宇.不同运动负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物质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64-66. 被引量:2
3 佟文革,姜丽萍,姚萍,吕士杰.正、负加速度交替急性大鼠脑组织NO、NOS及血浆ET的含量变化[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24(5):325-3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6
1 袁琼嘉,李垂坤,李雪,高丕明.长期大负荷运动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粘附分子的影响[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1):79-83. 被引量:3
2 余小燕,刘国顺.运动训练中内皮素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的综述[J] .体育科学研究,2008,12(1):88-89.
3 余小燕,李洁.一氧化氮与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19-21. 被引量:3
4 毛红妮,沙鹏,刘平.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NO/ET平衡性的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5):508-509. 被引量:12
5 黄义,穆丹,陈长江.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对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J] .四川体育科学,2008,27(1):26-28. 被引量:5
6 王樑.运动训练中NO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现状与问题[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1):157-158.
7 朱磊,刘洪珍.大鼠有氧运动力竭过程中内皮素的时相性变化[J] .体育科学研究,2009,13(2):64-66.
8 彭丽娜,王雁红,刘磊.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机体一氧化氮的影响[J]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2):21-23. 被引量:1
9 陈健英,李洁菡,陈威峻,谢远玲,杨丽贞,汤美珊.广州市六榕社区以太极拳运动干预高血压的效果评估[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13-14. 被引量:2
10 周慧,林宇.不同运动负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物质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64-66. 被引量:2
1 袁明霞,高妍,郭晓蕙,吴红花,毛微波.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胰岛素受体底物1与eNOS的蛋白表达[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23(2):182-185. 被引量:4
2 李怀云,丁震.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对老年哮喘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J] .安徽医药,2016,20(6):1161-1163. 被引量:2
3 闫春玲.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51-52. 被引量:2
4 刘红艳,赵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J] .安徽医学,2013,34(8):1115-1117. 被引量:13
5 周建方,王贤军,许贻白.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血及腹水中—氧化氮测定及临床意义[J] .医学综述,1998,4(5):222-223.
6 卢薇,汪晓云,邹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一氧化氮测定及其意义[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4):434-435.
7 李明,张伦理.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J] .江西医药,2000,35(2):65-66. 被引量:1
8 廖世业,余水生.血吸虫病人血一氧化氮测定意义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2(A01):22-23.
9 陈霞,曲斌斌,刘凤娟,孙荣丽.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1):6-6. 被引量:4
10 郁万晓.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1):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