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支原体为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逐年增加.支原体已成为阴道炎、盆腔炎、尿道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常使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出现.现将由支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及耐药性报道如下.
作者
赖伟忠
张勇昌
赵桂兰
机构地区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传染病信息》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分类号
R691.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杨文林,侯捷,刘丹蓉,杨健.
5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2):91-92.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荷英,王千秋,张树文,施美琴,王红春,钟铭英,孙厚华,戴秀芹.
性传播疾病中的支原体感染[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1):6-8.
被引量:100
共引文献
16
1
何康.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
.广西医学,2004,26(8):1161-1162.
2
刘跃高,张鑫.
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的研究[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9(3):187-188.
被引量:2
3
韩萍,赵俊花.
280株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3):238-239.
被引量:3
4
张书梅.
C-C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6):376-376.
5
杨灿.
1036例门诊患者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4):744-744.
6
张云俊,张伟名,潘中动,陈喜英,赵秀民,王玉旺.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2006,28(3):34-36.
被引量:10
7
何艳嫦,彭敏颜.
661例皮肤性病门诊标本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85-85.
8
周培刚.
非淋菌性尿道炎320例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结果分析[J]
.右江医学,2000,28(2):121-122.
被引量:1
9
郑仁瑞,甘月滨,周友泉.
420例女性生殖系感染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4):285-286.
被引量:6
10
郑仁瑞,尚碧莲,施秀敏,周友泉.
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临床分析(附624例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5):15-16.
被引量:2
1
祝传智,章义智,白青枝.
静脉注射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57例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2):154-154.
被引量:2
2
郑希林.
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7,6(3):156-157.
3
赵敏杰,王轶萍,靖涛,李浩.
慢性肾衰竭误诊为心血管疾病1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490-1491.
4
何尚运,钱国晓,周艳丽.
大肠埃希菌抗菌药敏感性趋势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5):623-623.
被引量:2
5
王凤霞,周玲,梁冬琴.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54-4155.
被引量:9
6
马良之,韦挥德.
725例腹部手术切口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
.广西预防医学,2003,9(3):151-153.
被引量:2
7
周萍,周静.
药物性肾损害[J]
.新疆医学,2013,43(8):7-9.
被引量:2
8
吴丽兰,应小飞,金华英,王瑞华.
几种OTC严重不良反应及中毒的临床分析[J]
.中国药房,2002,13(9):549-550.
被引量:3
9
叶顺章,苏晓红.
对淋球菌进行壮观霉素的敏感性测定[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3(6):267-269.
被引量:12
10
姚咏明,盛志勇.
内毒素与革兰阳性菌致病因子的协同效应与意义[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4):193-196.
被引量:13
传染病信息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