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寓科技于产业 再造山川秀美——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思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上游平原过渡地带,在宏观地貌上由盆地丘陵逐渐经过低山、中山、高山,进而过渡到高原地带。复杂的地貌,众多的人口,客观形成了广袤的坡耕地。其中,盆地内坡耕地虽坡度较缓,但垦植指数高;而盆周山区虽垦值指数低,但坡度较陡。因此,长期粗放耕作,不仅极大地破碎了生态景观,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土地人口承载力,阻遏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形成广种薄收、
出处 《林业科技管理》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5

  • 1吴钦孝,汪有科,韩冰,吴瑞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林草资源和植被建设[J].水土保持研究,1994,1(3):2-7. 被引量:24
  • 2朱志诚,黄可.陕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植被恢复演替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1):94-100. 被引量:36
  • 3王占孟.模拟天然植被演替规律建设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5,20(1):41-49. 被引量:11
  • 4张落成.中国21世纪粮食地区结构变化研究[A].见: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农业与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308-333.
  • 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退耕还林工程中期评估报告[R].,2003..
  • 6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土保持志[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 7陈昌笃.陕甘边境子午岭梢林区的植被及其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1958.
  • 8Vitousek P M. Beyond global warming :ecology and global change[J]. Ecology, 1994,75 (7) : 1861 - 1876.
  • 9Rickey J E ,Nobre C,Deser C. Amazon River dischar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1903--1985[J]. Science, 1989,246:101--103.
  • 10Carpenter S R ,S G Fisher ,N 13 Grimm. Global chang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J]. Annu Rev of Eeo Syst, 1992,23:119--14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