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教育技术发展浅谈
被引量:2
MY humble opinion of educational techniqu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region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8,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共引文献12
-
1柳萍.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训模式[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4):275-277. 被引量:2
-
2张立国,强建周.从技术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嬗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155-159. 被引量:1
-
3孙莹,吴磊磊,黄照翠.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6):14-17. 被引量:1
-
4刘静.浅论高职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素养[J].现代企业文化,2010(14):189-189.
-
5王麒,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张甦敏.未来课堂视域下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9):57-64. 被引量:6
-
6蒋碧波,石文星.浅谈信息技术及其教育技术意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1):29-31. 被引量:13
-
7黄安心.适应开放学习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运营模式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5):7-15. 被引量:3
-
8叶新东,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1):82-87. 被引量:45
-
9张立国.西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2):59-61. 被引量:4
-
10郑旭东,王婷,吴秀圆.何去何从:当教育技术学遇到“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6(5):53-6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6
-
1马永军,郝增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及阶段划分[J].现代情报,2004,24(9):115-116. 被引量:1
-
2刘文波.略论数字化校园建设[J].情报探索,2006(6):61-63. 被引量:1
-
3周逸舟.信息化校园下素质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2):128-128.
-
4李立民.中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论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6):1-1.
-
5赵海燕.浅谈信息化校园中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共建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5X):90-90.
-
6陈宇莺.浅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文素质教育[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4):60-64. 被引量:1
-
1董光明.关于推进泽州县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教育(管理版),2010(6):9-11.
-
2龙永志.和谐师生关系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5):97-97. 被引量:2
-
3闫锁田.天水教育追赶大关中[J].中国农村教育,2010(7):6-8.
-
4王燕,沈民.教育条件与教育公平——对重庆三大经济区教育条件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7(26):45-51.
-
5棠晓丹.让失落的星星都亮起来——威海经济区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掠影[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8(12):40-41.
-
6栾成勇,李东来,顾海波.心中有爱天地宽——记“全国模范教师”邵海霞[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5):25-27.
-
7焦阳.北欧高校:从免费到收费[J].教育(高教观察)(中旬),2012(3):60-61.
-
8张学涛.农村青年学子的成才平台——记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1(4):29-30.
-
9魏雄鹰,李永前.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8(4):90-93. 被引量:3
-
10明雪峰.宜春地区教育事业“八五”驶入快车道[J].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6(4):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