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76-27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参考文献3
1 田敏茹,李英杰,于维汉.三维超声心动图——Ⅱ.探头定位和旋转角测量装置的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7,0(2):17-19. 被引量:2
2 周玉清,张青萍.静态结构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学进展[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8(1):53-54. 被引量:13
3 李英杰,于维汉,刘贞铮,张一娜,孙晓琦,李天福,曹军,田敏茹.三维超声心动图——Ⅲ.正常人的左室三维再现及左室壁段的识别[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7,0(2):20-2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3
1 余大昆.数字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2):147-149. 被引量:1
2 何军,陈刚.超声图像的表面轮廓提取及三维图像重建过程的探讨[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4):53-56. 被引量:5
3 王建红,王正滨.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0):858-860. 被引量:5
4 周晓冬,宋国祥.三维超声在眼科的应用[J] .国际眼科杂志,2005,5(1):131-134. 被引量:4
5 钱晓芹,夏泽.复合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2):1853-1855. 被引量:3
6 朱磊,杨新,姚莉萍,孙锟.基于实时三维超声图像的二尖瓣环重建及运动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25(6):1235-1241. 被引量:1
7 徐晨,杨新,杨凯华,孙锟.基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共同房室瓣环重建和运动定量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2):2005-2009. 被引量:1
8 曹军英,蒋苏齐,蔡惠红,王占江,吴鸿莉,王巍.混合模式成像在胆囊疾病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419-1421. 被引量:4
9 杨金耀,李德来,郭境峰,王海潮,蔡泽杭.基于GPU编程的超声实时三维成像系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18(4):34-37. 被引量:4
10 王立平,骆瑾,马新武,王雅娟,苗超尘.一体化三维探头产科临床使用102例结果及评价[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4):390-391.
同被引文献84
1 蒋天红,陆恩祥.三维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作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5):234-234. 被引量:1
2 马锐,赵萍.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5):1121-1125. 被引量:16
3 袁桂莉,王义成.颈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5):349-350. 被引量:35
4 汪奇,钱蕴秋,刘丽文,张海滨,张军,朱霆,周晓东,秦静.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的初步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1):32-35. 被引量:47
5 邬冬芳,何文,张红霞,田凤兰,胡向东,项东英,宁彬.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造影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5):393-396. 被引量:21
6 岳文胜,尹立雪,王志刚,王珊,郭智宇,邓燕,左明良,王正阳,罗安果,孟庆国.速度向量成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7):558-563. 被引量:23
7 Meairs S,Hennerici M.Four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plague surface mo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Stroke,1999,30:1 807-1 813
8 陈光辉 饶明俐.双功超声扫描与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疾病研究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5:375-375.
9 Carpenter JP,Texa FJ,Dains JT,et al.Determination of duplex ultrasound criteria appropriate to the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Stroke.1996,27:695-699
10 杨卫红 徐永革.颈动脉斑块形态学及危险度[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312-312.
引证文献6
1 石颖,雷成功,卢涌洁,张波,赵萍.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临床应用[J]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9):646-649. 被引量:1
2 吴明晓,陈秀华,刘福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在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1):30-31. 被引量:3
3 陈育华,褚俊.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06,12(18):1142-1144. 被引量:5
4 陈慧贞,赵萍.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11):763-765. 被引量:24
5 张玉马,张晓光,韩淑祯.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诊断方法的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3):83-84.
6 石颖,雷成功,卢涌洁,张波,赵萍.自由臂静态三维超声成像在临床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3):174-1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5
1 于小翠.超声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9,32(S1):62-64.
2 柳舜兰,朱建平,蒋彦.非侵入性显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1):6383-6385. 被引量:2
3 黄伟俊,熊建群.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5):325-327. 被引量:8
4 李庆军,袁伟杰,肖卫民,马荣,唐桂华,莫锦有,陈影华,江雪琴.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17-20. 被引量:4
5 伏焱,张宇虹.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2):107-109. 被引量:11
6 王东平,陈金国,张新书,王三刚,沈童童,周建.颈动脉超声在高血压及其合并症中的应用[J] .安徽医学,2010,31(7):812-814.
7 吴明晓,郭发金,蒋文莉,韩秀婕.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诊断老年人颈内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4):44-47. 被引量:2
8 陈红,胡松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30-32. 被引量:12
9 乔锋利,袁建军,陈雪英.超声造影在评价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63-1664. 被引量:21
10 王玉庆.自由臂三维超声诊断五胎妊娠一例[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11):71-72.
1 周永生.高血压病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关系初探[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2):27-28.
2 邵慧珍,李运刚,李化勇,吴世秀,巩法莲.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456-457. 被引量:1
3 张峻,钱琦.CTA对颈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的临床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145-1145. 被引量:7
4 唐珍,陈建业,张秀云,易芳.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2):115-117. 被引量:4
5 王拥军.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与缺血性卒中[J] .中国卒中杂志,2014,9(2):91-93. 被引量:2
6 卜丽萍.三维超声重建在二尖瓣脱垂诊断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18(6):338-340.
7 王斐,赵世华,赵文德.尿碘测定方法学进展[J] .中国地方病防治,2000,15(3):147-148. 被引量:7
8 张正.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学进展及临床价值的评估[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4):246-248. 被引量:14
9 曲万云.聚合酶链反应(PCR)新一代临床检测技术[J]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5,2(3):82-85.
10 张立红,孙秀巧,顾平,王彦永,王铭维.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3):278-27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