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的集权和分权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韦伯、西蒙等人的理论出发 ,认为组织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保持知识与权力的匹配。按照知识与权力匹配理论 ,组织是集权还是分权主要由知识在企业中的分布决定的。而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取决于所在的行业、企业规模等诸多因素。最后 ,文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 ,分析了组织中知识的分布所引起的组织变革。
作者
程德俊
蒋春燕
陶向南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0,39,共5页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关键词
权力
知识
集权
分权
组织设计
企业
分类号
F062.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1
1
Richard L.Daft 李维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同被引文献
175
1
李卫东,林志扬.
网络信息技术下基于知识的决策分工、决策绩效和决策权力的配置[J]
.中国工业经济,2007(3):96-103.
被引量:8
2
俞吾金.
再谈哲学的元问题[J]
.学术月刊,1995,27(10):24-26.
被引量:9
3
邢克超.
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简析法、德两国大学内部管理[J]
.比较教育研究,1996(3):1-5.
被引量:6
4
李长玲.
知识存量及其测度[J]
.情报杂志,2004,23(7):65-66.
被引量:29
5
曹明华.
论企业中知识分布与权力分配[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49-52.
被引量:2
6
曾楚宏,林丹明.
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边界的变动[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0):69-75.
被引量:39
7
帕特丽夏.J.加姆波特,李春萍.
大学与知识:重构智力城[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54-65.
被引量:13
8
刘启华,戈海军,何秋艳.
组织决策效率和知识管理[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64-67.
被引量:5
9
陈文俊.
企业财务的风险雷达预警管理[J]
.求索,2005(4):52-54.
被引量:13
10
仪垂林,章仁俊.
有限理性、情绪与投资者决策[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2):36-4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5
1
陈建安,胡蓓.
授权管理与知识管理动态整合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10):18-24.
被引量:3
2
李苏.
论知识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对企业组织层级的影响[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311-313.
被引量:1
3
李军.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6(1):79-83.
被引量:10
4
张喜征,廖斌,薛啬媛.
基于雷达图的企业知识存量测评与预警研究[J]
.情报杂志,2007,26(8):2-3.
被引量:4
5
谢卫红,朱四宝.
珠三角制造业组织集权度与柔性化关系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4):65-68.
6
谷贤林.
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的若干特点[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4):28-35.
被引量:3
7
曾楚宏,林丹明.
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决策权的配置:情境因素的作用[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9):23-29.
被引量:1
8
黄干,张原.
大型工程中基于知识管理的授权程度及形式分析[J]
.价值工程,2009,28(11):81-84.
被引量:3
9
陈通,刘小可.
基于有限理性的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87-91.
被引量:1
10
王伟浩,陶爱萍.
高技术企业分权损益经济学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69-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程忠,史继兰,杨超.
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几点建议[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239-240.
被引量:1
2
柏昌利,李华.
论大学内部权力与知识的匹配[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141-144.
被引量:2
3
张陶新.
经济分析的随机动态系统方法[J]
.求索,2007(3):23-25.
被引量:3
4
宋宝香,彭纪生.
组织内知识共享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7):21-24.
被引量:10
5
余峰.
面向效能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7):112-115.
被引量:3
6
王丹妮.
浅论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08(9):95-95.
7
岳意定,李军.
薪酬战略与企业绩效的中间作用机理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3):95-99.
被引量:1
8
王桂林.
简约委托代理模式 解构大学授权艺术[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27-29.
9
李延德.
如何发挥知识共享在现代化企业当中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08(34):97-97.
10
孙贤伟,崔新坤.
知识经济下企业组织内部网络化[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84-87.
被引量:3
1
李军,胡愈.
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2):71-75.
被引量:9
2
吕鸿江,程明,刘洪.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权力的匹配对组织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济,2008(3):109-117.
被引量:6
3
左春台.
两点论,不要一点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2(4):10-15.
4
董辅礽.
怎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记与牛津大学布鲁斯教授的一次谈话[J]
.经济管理,1979,5(11):18-19.
被引量:2
5
成思危.
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J]
.经济界,2008(6):4-12.
被引量:3
6
财经人语[J]
.经贸实践,2013(5):4-5.
7
上海计划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J]
.宏观经济研究,1983(7):15-20.
8
刘英.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6X):37-38.
9
李军林.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
.益阳师专学报,2001,22(4):49-53.
10
沈立人.
正确处理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发挥地方积极性之间的辩证关系[J]
.经济问题,1983(7):2-6.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