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年第2期37-38,共2页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xtension
同被引文献325
-
1刘永平,张慧琴.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化工,2007,27(4):28-31. 被引量:7
-
2季建生.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战略研究[J].当代农机,2007(8):48-49. 被引量:3
-
3宁伟,刘志学,李群,郭泽建,何祖华.壳寡糖诱导水稻过敏性细胞死亡及抗病性的提高[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441-443. 被引量:17
-
4李秀娜,徐志峰,郭卫兵,高波,姜善海,徐睦斌,武风英,孔纯俐,于刚.打孔注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1,31(S1). 被引量:5
-
5胡志平.烟剂在森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技术[J].山西林业,2002(1):16-17. 被引量:3
-
6崔丽,王金凤,秦维彩,尹姣,袁会珠.机动弥雾法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雾滴沉积密度与防效的关系[J].农药学学报,2010,12(3):313-318. 被引量:36
-
7李周直.烟雾剂使用技术[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1997,3(3):37-42. 被引量:16
-
8戴奋奋.简论我国施药技术的发展趋势[J].植物保护,2004,30(4):5-8. 被引量:43
-
9樊慧,金幼菊,李继泉,陈华君.引诱植食性昆虫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3):76-81. 被引量:102
-
10陈莉,汪清民,黄润秋.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开发进展[J].新农药,2004(4):1-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21
-
1欧阳迪莎,徐学荣,林卿,谢联辉.优化有害生物管理 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3):54-56.
-
2马志超,杨勤元,刘宗院.浅谈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畜生态,2004,25(4):292-294. 被引量:6
-
3刘秀娟,周宏平,郑加强.农药雾滴飘移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86-190. 被引量:74
-
4刘幸海,李正名,王宝雷.具有农业生物活性壳寡糖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6,8(1):1-7. 被引量:72
-
5刘邮洲,吴萍,罗楚平,龚艳,刘永峰,聂亚峰,陈志谊,傅锡敏.喷雾压力和药液流量对井冈·枯芽菌在水稻叶片定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8,34(4):65-68. 被引量:5
-
6洪晓燕,张天栋.影响农药利用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5):41-43. 被引量:23
-
7蔡书凯,李靖.水稻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1):2403-2410. 被引量:28
-
8林中正,何朋蔚.淮安市农民安全使用农药行为调查[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4):16-19. 被引量:7
-
9赵连阁,蔡书凯.晚稻种植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农药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5):78-87. 被引量:27
-
10朱春雨,李健强.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使用现状分析研究Ⅱ:来自农药使用农户群体的调查报告[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35(1):23-2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332
-
1魏夕雅,张丽丽,顾超珩,邵长勇,闫燕燕,史庆华,巩彪.壳寡糖对番茄和韭菜中有机磷类农药降解的生理调控作用[J].植物生理学报,2020,56(2):285-293. 被引量:6
-
2董祥,杨学军,严荷荣,张铁,燕明德,王俊.气流辅助防飘移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农机化研究,2012,34(9):44-48. 被引量:3
-
3刘雪美,苑进,张晓辉,左文龙.气流辅助式喷雾工况参数对雾滴飘移特性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S1):67-72. 被引量:21
-
4毛益进,王秀,马伟.农药喷洒雾滴粒径分布数值分析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2):78-82. 被引量:13
-
5张文娟,齐浩亮,任玉鹏,慕卫,刘峰.剂型、灌水量和土壤疏松度对甲维盐在土壤中分布及防治根结线虫效果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5,42(3):440-446. 被引量:2
-
6姚振祥,陈敏,何华,刘本来,李国庆.德国小蠊的毒饵防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4,10(6):399-400. 被引量:3
-
7郝林华,石红旗,孙丕喜,陈靠山,李光友.牛蒡寡糖对黄瓜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12-1616. 被引量:17
-
8陈志刚,孙英琨,储金宇,吴春笃.网状目标法测量雾滴或粉尘荷质比的精度分析[J].排灌机械,2006,24(4):40-43. 被引量:14
-
9吕伟珊.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J].甘肃科技,2006,22(8):220-221. 被引量:2
-
10钱玉琴.国内外农业施药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农机,2006(3):26-29. 被引量:12
-
1张向娟,刘兆芳.正确鉴别、保管和施用农药的方法与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381-381. 被引量:1
-
2第十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第二轮通知[J].农药学学报,2008,10(1):46-46.
-
3孔淑娟.有机肥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1):244-244. 被引量:4
-
4沈新忠.水稻氮利用效率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9-10. 被引量:1
-
5康桂兰.不同钾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7):81-82. 被引量:9
-
6杨叶,王兰英,王萌.从农药学的发展探讨海南大学农药学科的建设[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2):99-102. 被引量:2
-
7王开运.产学研结合推动农药学科的发展[J].山东农业教育,2004(3):66-68.
-
8王国恩,符林.棉花滴灌田专用肥施用比例[J].农村科技,2007(10):16-16.
-
9无.第十四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农药学学报,2014,16(2):229-229.
-
10刘光涛,赵国芳.如何减少田间农药投放量与提高农药利用率兼谈植保机械喷雾技术的改进[J].农药市场信息,2005,0(7):29-3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