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儿脾阴虚证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体内营阴不断消耗动用,且小儿一旦患病,尤以太阳、太阴病为主,以发热、食滞、泄泻等证多见,每多耗伤阴液。如果阴津得不到及时补充,就容易出现营阴不足,使小儿处于阳多阴少的状态,而成为导致慢惊风、疳积、消渴、泄泻等脾阴虚证的重要致病因素。笔者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和“阳常有余。
作者
胡义保
孙秩秋
机构地区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出处
《四川中医》
1993年第4期16-18,共3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儿童
脾阴虚
辩证论治
分类号
R272.405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曹安来,杨明生.
小儿脾阴虚探讨[J]
.新中医,1991,23(12):6-8.
被引量:3
2
毛炯,贝叔英,陈德珍,魏睦新.
脾阴虚的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1991,32(5):50-51.
被引量:4
3
贝叔英,陈德珍,魏睦新.皮温测定对脾阴虚证诊断价值初探[J]中医杂志,1987(04).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戴豪良,陈泽霖,宋庆礼.
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7-9.
被引量:13
2
魏睦新,南京医学院学报,1988年,1期,53页
3
魏睦新,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年,2期,8页
4
贝叔英,浙江中医,1988年,1期,1页
5
魏睦新,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4期,202页
6
夏连俊,山东中医,1987年,3期,4页
7
潘文奎,新疆中医药,1987年,2期,12页
8
贝叔英,中医杂志,1987年,4期,54页
9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987年
10
伊藤良,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年,2期,8页
共引文献
5
1
中医辩证治疗小儿厌食38例临床体会[J]
.蛇志,1996,8(3):49-50.
2
栗素红,高爱民.
杂病从脾论治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34-135.
被引量:2
3
文仲渝,段亚亭.
小儿脾阴虚初探[J]
.四川中医,1993,11(2):9-10.
被引量:1
4
干桂玲,田雪,王富慧,刘薇薇.
基于脾阴学说辨治儿童功能性胃肠病[J]
.中医儿科杂志,2024,20(5):78-81.
5
赵淑媛,聂丹丽,刘润侠,孙万森.
补脾阴为主治疗慢性胃病128例临床体会[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26(10):14-16.
1
缑强.
浅论脾阴虚[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2(4):15-16.
被引量:3
2
戴传贵,陈扬.
脾阴虚的初步探讨[J]
.甘肃中医,1999,12(5):4-5.
被引量:3
3
曹安来,杨明生.
小儿脾阴虚探讨[J]
.新中医,1991,23(12):6-8.
被引量:3
4
胡义保,孙轶秋.
小儿脾阴虚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1993,10(1):5-6.
5
文仲渝,段亚亭.
小儿脾阴虚初探[J]
.四川中医,1993,11(2):9-10.
被引量:1
6
毛炯,贝叔英,陈德珍,魏睦新.
脾阴虚的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1991,32(5):50-51.
被引量:4
7
韩先知.
略论脾阴虚证治[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3):5-6.
8
刘娅.
脾阴虚辨治举隅[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78-378.
9
李晓东,林文渊.
试论脾阴虚在儿科临床中的意义[J]
.中医儿科杂志,2009,5(5):9-10.
被引量:3
10
王应歌,董方.
脾阴虚证治刍议[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16(2):1-3.
四川中医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