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理层期权激励计划的可操作性分析
被引量:
11
The Analysis of Putting the Stock Option as Incentives into A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传统工资制度和现行年薪制的重大缺陷在于缺乏长期报酬激励 ,由此引发的经理短期行为成为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瓶颈。经理层期权激励是解决这一缺陷的最佳方式。
作者
王玉霞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关键词
股票期权
经理层
制度环境
期权激励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9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1
郭永清.
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践[J]
.经济学动态,2000(4):18-19.
被引量:20
2
黄群慧.
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J]
.经济研究,2000,35(1):41-47.
被引量:246
3
迟福林.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变与职工持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
林木西.
试行年薪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
.经济学动态,1999(1):22-25.
被引量:5
5
何运闻.
ESO的理论基础及作用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0,14(1):32-3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范健,蒋大兴.
公司经理权法律问题比较研究——兼及我国公司立法之检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3):135-148.
被引量:49
2
刘小玄.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J]
.经济研究,1996,31(5):3-11.
被引量:114
3
李绍光.
我国市场发育中的自增强现象[J]
.经济研究,1996,31(4):20-26.
被引量:17
4
贺阳.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一大批真正企业家的崛起──兼议体制内外企业经营者的环境与行为[J]
.中国工业经济,1996(9):49-53.
被引量:5
5
钱颖一.
激励理论的新发展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6):33-37.
被引量:25
6
芮明杰,赵春明.
外部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工业经济,1997(2):61-66.
被引量:23
7
赵国庆.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障碍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1997(4):66-68.
被引量:10
8
当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对激励与约束问题看法的调查——199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
.管理世界,1997,13(4):119-132.
被引量:13
9
黄泰岩,郑江淮.
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1998(2):56-60.
被引量:40
10
素质与培训:变革时代的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1998年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
.管理世界,1998,14(4):136-147.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269
1
陈运森,卢浩伦.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控制权安排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J]
.会计与控制评论,2021(2):120-134.
2
连建辉.
“管理者控制权”重探——管理者与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配置[J]
.财经科学,2004(4):37-41.
被引量:19
3
李善民,张媛春.
控制权利益与专有管理才能:基于交易视角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48-55.
被引量:5
4
王双龙,周海华.
组织资本与企业绩效差异关系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21):129-130.
被引量:1
5
高洁.
公司控制权溢价的基础、理论根源及度量途径[J]
.财经科学,2004(S1):283-285.
6
孙淑生,程承坪.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8-21.
被引量:8
7
张绍焱,徐军玲.
论国有股非流通性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J]
.学海,2001(4):68-70.
8
李燕萍,杨艳.
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激励的博弈分析[J]
.管理学报,2004,1(3):324-329.
被引量:8
9
易学忠.
将管理期权引入经理控制权激励的思考[J]
.全国商情,2005(5):49-51.
被引量:1
10
史金平,邓新明.
浅论控制权回报激励的扭曲问题——兼谈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运行效率低的有关问题[J]
.商业经济,2004(7):6-9.
同被引文献
22
1
李春涛,孔笑微.
经理层整体教育水平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
.南开经济研究,2005(1):8-14.
被引量:36
2
薛许军,吴晓萍.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报酬激励机制研究——理论模型、经验数据及改进建议[J]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4):79-84.
被引量:6
3
李维安,张国萍.
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与相关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J]
.经济研究,2005,40(11):87-98.
被引量:116
4
陈清泰 吴敬琏.关于在我国建立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看法和建议[J].工业企业管理,2002,(11).
5
任长江.美国企业如何激励自己的白领[N].外经导报,2000-01.
6
张文贤.管理人股人力资本定价[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7
刘红霞,李辰颖.
经理层声誉与薪酬关系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2(5):12-20.
被引量:16
8
王亚平.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政策建议[J]
.财经问题研究,2000(3):56-62.
被引量:15
9
郭永清.
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践[J]
.经济学动态,2000(4):18-19.
被引量:20
10
何德旭.
经理股票期权: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兼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
.管理世界,2000,16(3):187-192.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11
1
荣宏.
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期权激励机制的障碍与对策[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S1):134-136.
2
杨孝伟.
股权激励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运用与完善[J]
.经济师,2004(7):142-143.
被引量:4
3
刘穗宏,杨军战.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与技术障碍[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6):80-82.
被引量:2
4
蔡玉娥.
论股票期权计划的会计处理[J]
.前沿,2006(10):39-41.
5
周雅美,张同健,张艳莉.
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机制研究--基于经理层治理激励的视角[J]
.财会通讯(中),2013(8):43-44.
6
傅晓霞.
论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实践[J]
.经济师,2002(1):30-31.
被引量:7
7
姚远,曹盛云.
关于中国股票期权计划的几点思考[J]
.科技与管理,2002,4(2):50-52.
8
解丽梅.
关于现代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探析[J]
.现代情报,2003,23(1):131-133.
9
李影.
浅谈股权激励与科技企业的发展[J]
.会计师,2015(6):25-26.
被引量:2
10
李晓丽.
股票期权制度: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J]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3):90-9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朱莉.
推行股权激励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J]
.区域治理,2018,0(23):135-135.
2
何丽娜.
浅议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17-19.
3
吕春晓,王琳.
浅析经理人股票期权与EVA的结合[J]
.生产力研究,2004(6):155-156.
4
程阅,安义中,任义权.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04,23(7):100-102.
被引量:1
5
张明龙.
增强经营者年薪制的激励和约束功能[J]
.经济学家,2003(3):28-32.
被引量:1
6
管军,段兴民.
企业家人力资本业绩评价与期权定价[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4(3):57-60.
被引量:1
7
高美玲.
试论股票期权在中国的应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1-12.
8
石海燕,许敏.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特区经济,2007(1):93-94.
被引量:8
9
张优勤.
从广东A公司股份改造计划谈起[J]
.现代企业教育,2009(6):50-51.
10
刘洁,邓须军.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45-46.
被引量:1
1
刘敬东.
存款保险制度可操作性分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37-40.
被引量:2
2
乱花迷人眼[J]
.股市动态分析,2006,0(7):1-1.
3
龚岩.
美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其启示[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10):64-65.
被引量:2
4
赵雪芹,姜娅.
东百集团 激励草案夯实业绩增长[J]
.证券导刊,2009,0(49):67-68.
5
投资评级动态[J]
.证券导刊,2008,0(1):12-13.
6
股权激励:地产高管的薪酬盛宴[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5(2):107-107.
7
吴琼.
创业板二次造富充满变数[J]
.中国企业家,2010(23):29-29.
8
黄艺林.
关于开通高铁快递的可操作性分析——以广州南—长沙南为例[J]
.北方经济,2012(16):26-27.
被引量:2
9
施永霞,郑朝晖.
等待期内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7):27-28.
10
公告解析[J]
.股市动态分析,2006,0(7):33-33.
财经问题研究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