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与价值决定——兼与陈振羽先生商榷
被引量:
4
The Two Meanings And The Value Determination Of Social Necessary Labor Time:Question To Mr. Chen Zhenyu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商品的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根源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私人劳动或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矛盾。价值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表现,通过商品的交换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量,即为由社会过程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了两种含义。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社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客观联系,实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作者
张素芳
机构地区
<求是>杂志社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0,共6页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
供求关系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2
恩格斯.《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15页.
3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67-68,88-90页.
共引文献
86
1
谢伯端.
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兼评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理论前提的误区[J]
.理论前沿,2002(14):30-32.
被引量:1
2
张建军.
论《费尔巴哈论》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为恩格斯辩护[J]
.江海学刊,2004(6):17-22.
被引量:3
3
胡玉鸿.
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方法论检讨[J]
.比较法研究,2005,19(2):20-32.
被引量:33
4
奚兆永.
关于“价值”和“剥削”范畴的再探讨——对许成安《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商榷[J]
.现代经济探讨,2005(7):19-23.
5
蔡秀玲.
台湾中产阶级形成及发展趋向浅析[J]
.台湾研究,2005(4):44-48.
被引量:6
6
高国荣.
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J]
.世界历史,2005(5):102-112.
被引量:14
7
陈庆德.
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J]
.民族研究,2006(2):10-20.
被引量:16
8
胡培兆.
贫富论[J]
.学术月刊,2006,38(5):76-80.
被引量:2
9
尹保云.
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连接”——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J]
.学术界,2006(3):25-35.
被引量:2
10
武新军.
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思路批判[J]
.学术月刊,2006,38(7):112-116.
同被引文献
53
1
张素芳.
论资本[J]
.江汉论坛,1999(9):14-18.
被引量:4
2
张素芳.
论市场经济的按“资”分配[J]
.江汉论坛,1998(2):10-14.
被引量:4
3
伍业兵.
浅析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0(2):27-29.
被引量:2
4
马晓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新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86(3):129-138.
被引量:2
5
萧步才.
略論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的起源及其在馬克思价值理論体系中的地位[J]
.学术研究,1964(6):61-67.
被引量:1
6
王章耀,萨公强.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与魏壎、谷书堂、吴树青诸同志讨论[J]
.学术月刊,1958,2(2):36-38.
被引量:10
7
宋承先.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也与魏埙、谷书堂两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58,2(4):40-44.
被引量:6
8
駱耕漠.
价值和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研究之七[J]
.江汉论坛,1964(4):28-36.
被引量:1
9
卫兴华.
价值决定与供求关系问题——答宋承先等同志[J]
.学术月刊,1964,8(7):15-23.
被引量:2
10
宋承先.
价值决定与供求的关系问题——与卫兴华、韦奇等同志商榷[J]
.学术月刊,1963,7(8):14-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张素芳.
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资源配置与劳动价值理论[J]
.经济评论,2004(5):10-15.
被引量:4
2
吴兴广.
论“合成谬误”现象在价值论中的体现[J]
.经济视角,2018,37(2):1-9.
被引量:1
3
李翀.
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争论的评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676-683.
被引量:3
4
李守庸.
经济发展思想不始于西方近代补论[J]
.经济评论,2003(3):35-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根蟠.
“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讨论和我的思考[J]
.中国史研究,2005(S1):9-39.
被引量:9
2
卫兴华,孙咏梅.
2004年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综述[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1-13.
被引量:4
3
谭芝灵.
经济学视野中的利益及其相关问题综述[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5):42-45.
被引量:1
4
谭芝灵.
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利益及其相关问题综述[J]
.特区经济,2006(10):40-41.
被引量:1
5
李守庸.
略说孟轲与亚里士多德经济思想之异同——从在商品价值表现中发现了等同关系说起[J]
.经济评论,2007(5):123-132.
6
徐步朝.
自组织研发团队成果共享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09,24(9):104-106.
被引量:1
7
李翀.
关于我国经济学界价值转化问题争论的评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548-557.
8
邢会强.
证券律师注意义务之边界[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9):90-97.
被引量:7
9
杨建飞,魏传帅.
论两种必要劳动时间与市场价值决定和实现[J]
.当代经济研究,2022(12):24-39.
被引量:1
10
王艺明.
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与价值规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微观基础[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4,15(1):90-117.
1
杨丽英,王洪刚.
价值规律相关问题研究[J]
.价值工程,2013,32(15):322-323.
2
沈耕.
试论精神产品的价值[J]
.天府新论,1989(2):85-91.
3
高程德.
法治与信用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1):15-18.
被引量:16
4
贾华强.
劳务再生产不能纳入社会再生产平衡理论体系中吗?——与陈振羽同志商榷[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0(2):15-22.
5
曾亚强.
商品有用性的理论探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2(2):78-81.
6
沈泉水.
评《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J]
.中国经济问题,1988(1):65-66.
7
陈宇弘.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不是异质劳动[J]
.经济研究,1980,15(3).
被引量:1
8
钱金叶.
论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方法[J]
.中国城市金融,2005(7):43-43.
9
曾志立.
论商品社会下的国民收入再分配[J]
.海派经济学,2011,9(4):93-105.
10
金鹏.
让我们勇敢起来[J]
.电脑高手,2005(7):114-114.
江汉论坛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