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碰撞造山带内的析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前言 Oliver(1988)曾注意到需用一种新的科学例证来解释在山脉带之下莫霍面深度处所观察到的地震反射资料的复杂性。本文的目的是对会聚造山带的析离提出运动模式,来解释这种地震资料以及山脉带中的其它一些令人费解的地质特征。我们的模式不同于Bird(1978a)的模式。为了提供证明,我们用这些模式解释了南阿巴拉契亚构造和地史的一般特征。
作者
Paul E.Sacks
沈政威
出处
《海洋地质译丛》
1991年第3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析离
褶皱带
构造地质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徐树桐,江来利,刘贻灿,张勇.
大别山区(安徽部分)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J]
.地质学报,1992,66(1):1-14.
被引量:228
2
李继亮,王凯怡,王清晨,刘小汉,赵中岩.
五台山早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初步认识[J]
.地质科学,1990,25(1):1-11.
被引量:68
3
单家增.
碰撞造山带的形成模式[J]
.国外地质(北京),1992(3):16-20.
4
R.A.Jamieson,刘允良.
碰撞造山带的P—T—t轨迹[J]
.世界地质,1993,12(3):16-23.
5
赵鹏沄,顾雪祥,邓小华.
山东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J]
.地质与勘探,2007,43(4):29-35.
被引量:39
6
张华瑛.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简介[J]
.出版科学,1994,2(4):44-44.
7
刘志宏,任延广,李春柏,柳行军,张宏,万传彪.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31(2):151-156.
被引量:58
8
侯增谦,杨志明.
中国大陆环境典型斑岩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型研究进展(代序言)[J]
.矿床地质,2012,31(4):645-646.
被引量:9
9
姚华建,尹九洵.
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特征与2015年尼泊尔M_w7.8级大地震[J]
.科学通报,2015,60(27):2656-2658.
被引量:6
10
杨晓萍,顾家裕,贾进华,张宝民.
我国中西部中新生界前陆盆地沉积演化与充填模式[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28(1):1-4.
被引量:4
海洋地质译丛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