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2,共2页
R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1
-
1苏伟,崔如波,王小明.掌握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思想体系——破解构建和谐重庆最大难题[J].探索,2005(4):172-175. 被引量:2
-
2丁向阳主编.2004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
3河北省发改委.消除环境贫困带,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Z].
-
4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考察张(家口)承(德)地区时的讲话.
-
5.2000人口普查分县资料[Z].,..
-
6河北省经济年鉴2004[M].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
7.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Z].,..
-
8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
-
9杨开忠 李国平.持续首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
10简仕明.重庆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途径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1997(3):63-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
-
1邓玲.“环京津贫困带”新农村建设初探[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104-106. 被引量:3
-
2陈烈,孙海军,张素蓉.基于低碳经济的环京津贫困带发展模式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22(2):12-15. 被引量:1
-
3陈烈,孙海军,张素蓉.基于低碳经济的环京津贫困带发展模式研究[J].发展研究,2012,29(6):46-48. 被引量:3
-
4丁一文.生态抑制型贫困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环境管理,2014,6(4):24-29. 被引量:6
-
5罗俊,赵弘,赵燕霞.大城市周边生态抑制型贫困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5,31(10):34-40. 被引量:4
-
6刘浩,马琳,李国平.1990s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格局的时空演化[J].地理研究,2016,35(3):471-481. 被引量:43
-
7蔡之兵.“区—地”政策框架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6,36(5):146-152. 被引量:2
-
8范轶芳,侯景新,赵弘.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发展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36(7):18-27. 被引量:3
-
9张怀.城市近郊山区的相对贫困状况调查——以金堂县域龙泉山片区为例[J].四川建筑,2017,37(6):14-16.
-
1颜继禄.夺取扶贫攻坚决战的最后胜利[J].四川改革,2000(5):3-4.
-
2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J].共产党员(下半月),2015(3):7-7.
-
3本刊讯.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J].农产品市场,2014,0(49):42-42.
-
4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明显高于75的预定目标[J].辽宁经济统计,2002(11):39-39.
-
5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孙学工.经济运行趋稳 政策支持仍需保持--2012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2013年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7-11.
-
6徐连仲.国民经济开始回升 预定目标有望实现[J].中国经济信息,1998(21):17-18.
-
7江卜万,罗开莲,甘渭扬.赣州市社会扶贫的十种形式[J].老区建设,2000(7):27-30.
-
8龙腾飞.四川:精准激活社会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J].新城乡,2016,0(11):50-51.
-
9舒圣佑.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冲刺攻坚[J].老区建设,1999(5):3-5. 被引量:1
-
10雷青秀.陕甘归来话扶贫[J].老区建设,2003(12):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