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会不会由此否 定按劳分配?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个理论问题,已是改革实践的迫切需要。本 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客观经济条件,并特 别指出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弥补按劳分配方式局限性的需要。
作者
彭金发
孙丽华
机构地区
华东地质学院社会科学部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0,共3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收益分配
按劳分配
市场经济
中国
分类号
F04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高庆.
浅论按生产要素分配[J]
.实事求是,1998(3):54-55.
被引量:2
2
谭国宪.
谈谈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J]
.探求,1998(S1):26-27.
被引量:2
3
余陶生.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J]
.经济学动态,2000(6):27-29.
被引量:18
4
陈碧琼.
浅析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4):25-2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辛艺玲.
简论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与共同富裕[J]
.北方论丛,1998(4):60-63.
被引量:1
2
高庆.
浅论按生产要素分配[J]
.实事求是,1998(3):54-55.
被引量:2
3
谭国宪.
谈谈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J]
.探求,1998(S1):26-2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8
1
周绍东,丁瑞云.
“价值源泉一元论”的学术争论及其现实意义[J]
.《资本论》研究,2021(1):12-25.
被引量:2
2
朱学召,张平.
基于融资理论的国内教育彩票发行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2006(32):38-39.
3
敖华.
财产所有权、企业所有权与按生产要素分配[J]
.中国流通经济,2004,18(9):27-30.
被引量:1
4
敖华.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难题和途径[J]
.生产力研究,2005(4):9-12.
被引量:4
5
马驰.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进展——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分配问题论述的几点体会[J]
.经济师,2006(12):31-32.
6
陈碧琼.
浅析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4):25-27.
被引量:1
7
白鑫.
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探讨[J]
.民营科技,2011(6):30-30.
8
耿伍群.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若干理论问题——兼与朱沁夫、杨国宝、张云峰等同志商榷[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4):40-42.
9
郭飞.
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观点辨析——兼谈“要素财富论”[J]
.经济学动态,2001(11):33-37.
被引量:11
10
余陶生.
只有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才能坚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吗?[J]
.经济评论,2002(1):14-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肖艳霞.
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J]
.社会主义研究,1999(4):21-24.
被引量:3
2
黄丽萍.
劳动价值论和按技术要素分配[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7):72-74.
被引量:3
3
丁恒龙.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路径探析[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5):26-29.
被引量:6
4
刘宇.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J]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4):32-34.
被引量:1
5
周燕子,彭必源.
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研究综述[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99-100.
被引量:4
6
蔡学玉.
对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再思考[J]
.财贸研究,2002,13(1):15-16.
被引量:3
7
陈永斌.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刍议[J]
.中国橡胶,1999(10):12-14.
被引量:2
8
绍兴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调查报告[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4):92-94.
被引量:6
9
李涛.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刍议[J]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35.
被引量:4
10
彭晓燕.
浅析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现形式[J]
.计划与市场探索,2001(9):19-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陈方丽,胡祖光.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7):187-19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陈方丽.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方式及组合研究[J]
.江苏商论,2007(5):111-113.
被引量:2
2
陈方丽,胡祖光.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量化方案设计及实施研究[J]
.科研管理,2008,29(2):89-96.
被引量:5
3
欧阳新年.
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激励: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3):24-29.
被引量:1
4
姜子昂,刘申奥艺,辜穗,王径,任丽梅,刘维东,彭彬.
构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要素收益分成量化模型[J]
.天然气工业,2021,41(3):147-154.
被引量:17
5
张宗法,刘文兵,罗春兰,王田.
广东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与实践[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5):20-28.
被引量:4
1
张广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再认识[J]
.华东经济管理,1988,2(1):6-8.
2
王洪德.
准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J]
.劳动保障世界,1999,0(2):4-6.
3
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分配原则具突破性[J]
.企业文化,1997,0(5):23-23.
4
徐宽,沈晓莉,孙方明.
论社队企业[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2(1):54-58.
被引量:1
5
徐晓庆,陈洁,杜玉兰.
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析[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2,5(2):34-37.
6
陈晓雯,钟志勇.
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的转变[J]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4):34-36.
7
熊永兰.
“按生产要素分配”探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8-10.
8
唐建宇.
关于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几个问题[J]
.亚太经济,1988(3):51-58.
被引量:1
9
李太淼,王倩.
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J]
.焦作大学学报,1999,13(1):1-7.
10
王开国.
怎样认识我国的财政赤字[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1,11(5):41-46.
江西社会科学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