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环境监测中校准曲线分析方法的探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 问题在目前的环境鉴测分析方法中,采用由一系列已知含量或浓度的标准溶液绘制成校准曲线,然后根据测得的样品信号值从校准曲线得出待测成份含量或浓度的分析方法相当多(例如各种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各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各种方法的校准曲线都只有一定的线性范围,只有在其直线范围内的样品含量或浓度才用此方法定量。环境样品与其它样品相比,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其中待测成份的含量(浓度)波动较大,且不稳定。这不仅表现在不同点位采集的样品中,即使同一点位,不同时段采集的样品也是如此。因此采样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定量。这种情况的存在给使用校准曲线定量环境样品中待制成份的分析方法带来了一定困难,就是为使待测成份含量(浓度)处在校准曲线的测定范围内而不超出检测上限,应取多少样品进行测定?如果取样量大,超出检测上限怎么办? 另一方面,为了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需要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测定,且要求加标量一般为待测成份含量的0.5~2倍。这个加标量要求对于各种校准曲线来说应取多少合适?加标后样品中待测成份总含量超过校准曲线上限怎么办?
作者 王行广 龚毅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7-61,共5页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