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与中国科学进步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T progress
出处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参考文献8
-
1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路汇报提纲,1-20页,1997年,中国科学院(内部报告).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372-37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
3董光璧.五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6(2):109-118. 被引量:11
-
4许志晋,宋艳葵,冯丹纯.现代科技革命下的适用技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协生规律研究论纲[J].中国软科学,1998(6):58-60. 被引量:2
-
5许良英,关于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思考,《科技史的启示》,3-17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198-19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
7王洪升,《世界科学技术史》,37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
8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1137-115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二级参考文献5
-
1蒋志.科学发现过程的统计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12):30-37. 被引量:5
-
2许志晋,科学学研究,1998年,2期
-
3德伦森 A R,科学与哲学,1998年,3期
-
4张云飞,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
5许志晋,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年
共引文献13
-
1廖育群.回顾与展望[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26(3):265-272. 被引量:2
-
2李乔圣.浅议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内江科技,2009,30(3):206-206.
-
3袁振东.20世纪30年代中国专门科学团体的崛起--以中国化学会为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28(3):341-362. 被引量:5
-
4李英凡.基于高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3(4):38-41.
-
5孙俊,潘玉君,贾星客.科学的地域建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效应——基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法”的科学活动中心再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5):56-60. 被引量:3
-
6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31(8):6-11. 被引量:127
-
7易小芳.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价值解析与制度思考[J].职教论坛,2013,29(25):33-36. 被引量:10
-
8潘教峰,刘益东,陈光华,张秋菊.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基于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支持、科技革命的历史分析与前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10-21. 被引量:73
-
9赵磊.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23(3):114-121. 被引量:60
-
10白光祖,彭现科,王宝,曹晓阳,徐冰鑫,孙思源,王强,夏佳文.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6):120-127. 被引量:22
-
1贾君枝.信息资源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情报科学,2006,24(3):338-341. 被引量:9
-
2刘校静.关于出版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25-26.
-
3王锋,张芝霞.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防灾减灾[J].灾害学,2000,15(1):84-88. 被引量:2
-
4杨学本,李瑞方,袁宗选.环境是怎样污染的[J].临沂师专学报,1998,32(6):21-23.
-
5董玉祥.浅谈县级环境监测站发展的困难与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4):39-39. 被引量:3
-
6文华.有色行业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有色金属,2000(4):58-61. 被引量:1
-
7张义芳.如何在新世纪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J].科技导报,2000,18(6):63-64.
-
8何赛,侯中晓,胡砚斌,王晋元,黄芳,贾志立.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7(1):147-149. 被引量:3
-
9李枫林.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战略理论及其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4):29-33. 被引量:2
-
10张晓.马丁·哥顿:与中国抗艾斗士同行[J].国际人才交流,2011(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