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
被引量:1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2001年第8期25-26,共2页
Theory Front
同被引文献11
-
1李少军.论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J].欧洲研究,1997,18(1):24-33. 被引量:35
-
2李晓敏.中国的新安全观[J].和平与发展,2002(2):44-47. 被引量:7
-
3何贻纶.国家安全观刍议[J].政治学研究,2004(3):117-124. 被引量:18
-
4刘跃进.关注自然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在传统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观之外[J].新视野,2005(1):41-44. 被引量:3
-
5李晓敏.“上海五国”机制与中国新安全观[J].和平与发展,2000(4):12-15. 被引量:1
-
6刘国新.论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及其在周边关系中的运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1):4-12. 被引量:6
-
7.中国向东盟论坛提交新安全观立场文件[N].人民日报,2002—08—02(3).
-
8韩丽.《无处不在的威胁—新安全观概念质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
-
9刘跃进.“安全”及其相关概念[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2(3):17-23. 被引量:42
-
10阎瑾.浅析中国新安全观形成的国际背景及其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33-35. 被引量:4
-
1张蕴岭.亚太经济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J].环渤海经济瞭望,1998,12(3):20-21.
-
2王国强.新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军事安全与经济安全[J].国际交流,2002(1):17-19.
-
3霍建国.深刻领会美好愿景与行动指南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5,0(4):5-8. 被引量:2
-
4李学军.知识经济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68-70. 被引量:1
-
5任民.新安全观与科学发展观(上)——兼论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J].中国军转民,2005(2):48-52.
-
6夏文彬.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参与[J].特区经济,2009(5):274-275.
-
7李琮.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J].亚太经济,1985(1):2-7.
-
8高恒.多极化世界需要树立新安全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1):22-27. 被引量:6
-
9过去受冷战思维困扰,目前受困“绿色迷障”——2015-2020年短缺经济重新现身[J].经济展望,2004(10):8-10.
-
10徐荣梅.新安全观的实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20(3):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