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渗稀土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供稀土剂”种类繁多,国内外主要采用稀土氧化物与稀土氯化物。稀土—其他元素共渗是国内外重点研究的一类化学热处理,其工艺以气相法、离子法应用最为广泛,因它具有节能和工艺容易实现微机控制全过程等优点,是国内外重点发展与研究的方向。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具有显著的活化催化作用,并有效地改善了渗层组织和性能。稀土的晶界吸附与表面吸附效应,电负性效应和稀土表面效应——提高空位浓度,构成了稀土催化机理。
作者
胡德昌
刘素英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
周口环保监测站
出处
《航天工艺》
1991年第5期14-20,共7页
关键词
化学热处理
稀土金属
工艺
分类号
TG156.8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胡德昌,刘素英.
稀土碳氮共渗及其机理研究[J]
.热加工工艺,1991,20(5):38-40.
被引量:10
2
符仁钰,朱雅年,张炜,孙长安,唐维琴.
室温形变和稀土元素对20钢碳、氮共渗的复合作用[J]
.金属科学与工艺,1990,9(1):62-66.
被引量:2
3
张振信,吉泽升.
稀土对硼铝共渗过程及渗层性能的影响[J]
.稀土,1990,11(1):1-6.
被引量:32
4
吕振家,高丽峰.
渗入钢中稀土的表面效应[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9,11(3):1-13.
被引量:8
5
扬以凡.
微量稀土元素对气体渗碳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1989,18(3):23-26.
被引量:2
6
程先华,丁定远.稀土元素对20、20CrMnTi和20CrMnMo钢渗碳过程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1987(05).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孙轩华,吴伟,杨洪山.稀土—硼盐浴法多元共渗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7(02).
2
吕振家,栗公瑛,刘正.45钢(α+γ)双相区温度盐浴稀土硼共渗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7(01).
3
韦永德,刘志如,王春义,陈刚,程先华,王冶,宫本胜,江华峰.稀土对碳氮共渗过程的活化催渗及微合金化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1986(01).
4
谷南驹,王瑞祥,曾照义,何永枢.形变对氰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工业应用[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4(04).
共引文献
47
1
刘天佑,李杰.
Re-C共渗渗层组织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1999,4(4):1-5.
被引量:1
2
刘兆芸,田航,朱泳萱,高玉芹,刘正,高丽峰.
稀土多元共渗钢(S_(20)A)的耐蚀性研究[J]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2):67-70.
被引量:1
3
张俊,王庆祝,张翔.
1Cr18Ni12Mo2Ti钢的离子硫碳氮共渗[J]
.热加工工艺,1993,22(3):11-13.
被引量:4
4
吉泽升,张振信,武云启.
稀土对硼铝共渗扩散系数的影响[J]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18(1):36-39.
被引量:11
5
吉泽升,武云启,张振信,李正刚.
工业纯铁稀土硼铝共渗的渗层组织及硼化物的形成机理[J]
.金属热处理,1994,19(12):22-23.
被引量:7
6
张俊,王庆祝.
奥氏体型不锈钢离子ReSNC共渗[J]
.西安公路学院学报,1994,14(2):141-144.
7
赵晋龙.
多元稀土共渗及应用[J]
.铸锻热(热处理实践),1994(4):6-9.
8
阎英,吴培良,周焕威,贾伯良,佟明生,黄国胜.
高炉风口多元共渗试验研究[J]
.钢铁,1995,30(8):6-10.
被引量:16
9
吉泽升,俞泽民,武云启,孙荣滨,婉亚坤.
稀土硼铝共渗在铝压铸模芯上的应用[J]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5,19(3):19-21.
被引量:4
10
冯承明,许斌,华磊.
渗硼过程的稀土催渗与共渗研究进展[J]
.金属热处理,1995,20(6):3-4.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
23
1
顾洪武,程雯,汪行恺.
45钢碳氮共渗层的激光处理[J]
.应用激光,1993,13(5):205-207.
被引量:1
2
谭继福,冯志刚,韩志范.
渗硼层激光改性机理初探[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6):105-108.
被引量:7
3
曹扬,陈光,颜银标.
钢铁材料表面自身纳米晶化及其应用前景[J]
.钢铁研究学报,2005,17(2):1-6.
被引量:12
4
杨莉,肖龙,娄高峰.
氩弧硬化对硼铸铁表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2007,32(3):69-71.
被引量:12
5
宋绪丁,王利捷,王庆祝.
42CrMo钢离子氮碳共渗与激光复合处理及其耐磨性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1997,26(1):6-8.
被引量:1
6
汤光平,周文凤.
激光重熔渗硼层的耐磨性研究[J]
.金属热处理,2007,32(6):60-65.
被引量:11
7
J. H. Ouyang,Xiaodong Li.Laser remelting of plasma-sprayed 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 coatings[J].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00(5)
8
蒋鸣,李国喜,刘常升,郑毅然.
激光重熔对热浸渗铝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16(3):357-361.
被引量:5
9
陈民芳,由臣.
激光快速熔凝消除GH220合金渗层下针状相的研究[J]
.金属热处理,1998,23(4):16-18.
被引量:1
10
翁朝辉,彭如恕,粟俊杰,王泽斌.
激光重熔对45钢碳氮共渗层性能的改进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1):87-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马壮,陶莹,王倪,周鹏,李智超.
渗层重熔工艺研究进展[J]
.金属热处理,2014,39(4):7-1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马壮,张焱鑫,韦宝权,李智超.
氩弧重熔Q235钢B-C-N共渗层的组织结构及耐磨性[J]
.金属热处理,2015,40(8):92-95.
被引量:4
2
马壮,张焱鑫,李玲,李智超.
氩弧重熔对Q235钢B-C-N渗层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J]
.材料导报,2015,29(14):116-119.
被引量:2
3
马壮,王倪,李玲,李智超.
Q235钢表面硼碳氮共渗层及氩弧重熔层的磨损性能[J]
.机械工程材料,2015,39(9):12-15.
被引量:1
4
马力,张亚明.
金属及表面强化层氩弧重熔工艺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2016,45(4):218-225.
被引量:4
5
马壮,韦宝权,董世知,张焱鑫,李智超.
氩弧熔覆铁基合金TiB_2-Al_2O_3涂层冲蚀磨损性能研究[J]
.硅酸盐通报,2016,35(9):2810-2815.
被引量:2
6
马壮,李玲,王斯琦,韦宝权,李智超.
渗硼层后处理研究现状[J]
.金属热处理,2017,42(8):146-151.
被引量:2
1
包头稀土研究院钕铁硼磁制冷机研制顺利[J]
.稀土信息,2013,19(12):17-17.
被引量:1
2
尹付成,洪振声.
稀土软氮化工艺的研究[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18(4):78-82.
被引量:1
3
中国稀土谷——包头稀土开发区将建成世界稀土信息科研技术开发生产交易中心[J]
.稀土导报,2000,4(11):5-5.
4
包头稀土研究院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重要成果[J]
.稀土信息,2012,18(12):32-32.
5
许振亮,刘冬潇,刘喜美.
国际稀土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6,7(5):144-152.
被引量:2
6
栾润秋.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J]
.稀土信息,2002,8(10):19-20.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包头稀土研究院考察[J]
.稀土信息,2011,17(4):4-4.
8
于辉,翟庆洲,张晓霞,孙健.
DBC-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研究[J]
.稀土,2008,29(1):41-43.
被引量:10
航天工艺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