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特色方向——以金华市为例
被引量:4
出处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1,共3页
Urban Problems
二级参考文献3
-
1“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J].照明工程学报,1996,7(4):1-4. 被引量:9
-
22 Bonnes,M. Urban Ecology Applied to the City of Rome[R]. Rome:Istituto dePsicologia,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1987,10~17.
-
33 总报告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16~25.
共引文献105
-
1刘常富,赵爽,李玲,李小马,何兴元,陈玮.沈阳城市森林固碳和污染物净化效益差异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56-61. 被引量:34
-
2胡予军.浅谈生态城市的由来与创建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74-76. 被引量:1
-
3孟强.强化夜景照明规划实效性的思考与举措——以《宁波市鄞州新城区夜景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S1):189-194. 被引量:2
-
4贺勇,王竹,朱晓青.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模式初探[J].规划师,2004,20(6):64-66. 被引量:3
-
5周虹,薛晓飞.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问题——以浙江宁海城关镇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04(4):61-62. 被引量:1
-
6李永洁.编制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4):84-88. 被引量:6
-
7娄彩荣,尤海梅,沈惠新.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71-74. 被引量:8
-
8包玉.城市森林与城市绿地系统关系初探[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2):178-180. 被引量:2
-
9刘滨谊,张国忠.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5,21(6):25-28. 被引量:35
-
10尹仕美,吴人韦,赵书彬.以生态城市为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J].辽宁林业科技,2005(4):37-3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19
-
1吕德雄.管理现代化、城市管理优化的目标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1999(1):25-30. 被引量:9
-
2尤传楷.可持续发展与合肥大园林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之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2):16-20. 被引量:5
-
3章仁彪.“后建设”:上海城市发展与管理的战略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3):73-78. 被引量:4
-
4蒋亮,宁登,张安.现代城市管理集成化模式初探[J].科学管理研究,1998,16(4):22-25. 被引量:2
-
5冷熙亮.国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城市问题,2001(1):48-50. 被引量:15
-
6聂磊.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3):26-31. 被引量:20
-
7戴熠,金为民.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解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3):228-231. 被引量:15
-
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
9王京传.城市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5-06-10.
-
10屠梅曾:《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经济日报》,1999年4月8日。
引证文献4
-
1李晖,朱雪,赵凯,王兴宇,范宇,杨树华.城乡一体化的人居环境绿地分类研究[J].城市问题,2009(6):25-31. 被引量:1
-
2任云英,杨慧.基于转型诉求的准格尔旗大路新区文化生态旅游空间建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2(4):76-77.
-
3章芹敏,宋斌.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环境规划方法论──论最大—最优化途径和最小—最大约束途径的可行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2):6-7. 被引量:7
-
4高波,葛扬,黄贤金.城市新区开发的对策与政策建议[J].南京社会科学,2002(11):13-1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韩传峰,刘惠敏,陈建业.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5):49-54. 被引量:10
-
2李勋来,李国平.城市边缘旅游新区的开发模式——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65-467. 被引量:6
-
3宋斌,张吉军.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市场与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6(8):52-54. 被引量:8
-
4孙艳军,朱蕾,胡应成,彭晓春,陈新庚.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环境规划创新思路[J].水资源保护,2006,22(5):84-86. 被引量:7
-
5杨立国.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1):74-82. 被引量:11
-
6邵明哲,沈正平.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探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47-51. 被引量:9
-
7沈正平,邵明哲,曹勇.我国新旧城区联动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人文地理,2009,24(3):17-21. 被引量:12
-
8刘翠红,朱上林.合肥市滨湖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J].安徽建筑,2010,17(2):44-46. 被引量:4
-
9朱广黔.论我国城市管理创新的动因与模式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3(1):120-122. 被引量:3
-
10方创琳,马海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7):4-9. 被引量:104
-
1杨林.评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特色[J].生态经济,2001,17(9):36-39. 被引量:8
-
2段燚.e时代的HRM经理人[J].经营管理者,2002(4):46-46.
-
3朱春玉.生态城市规划的立法目的[J].学习与探索,2006(1):36-39.
-
4吴晓飞.循环经济背景下回收物流的发展探析[J].大江周刊(论坛),2013(2):70-70.
-
5李俊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通化市为例[J].中国农业信息,2012,24(12S):133-133.
-
6方光正,王璐.本科会计学专业实施特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3,24(6):16-18. 被引量:1
-
7严佳.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
-
8同济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6).
-
9张晶.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J].兰州学刊,1999(2):39-41.
-
10张彩虹,李彤煜.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规划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22-2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