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8,44,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13
-
1戚文海.制度变迁、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以体制变迁中的俄罗斯为例[J].国外社会科学,2010(1):44-50. 被引量:11
-
2危怀安,聂继凯.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1):107-113. 被引量:33
-
3鲁丰乐,俞婷瑜.杭州市信息中心特色小镇专稿三 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J].浙江经济,2016(1):56-57. 被引量:10
-
4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被引量:321
-
5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2):49-56. 被引量:129
-
6刘金海.制度现代化的基本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6(9):90-95. 被引量:3
-
7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名城,2017,0(1):4-10. 被引量:133
-
8王梦飞.区域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协同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1):5-7. 被引量:11
-
9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4):12-19. 被引量:178
-
10顾欣,吴嘉贤,张雪洁.特色小镇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建设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7(6):267-27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9
-
1林志坚,王黎萤,刘琼,吕国昌,吴巧玲.知识产权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创新治理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通报,2021(2):120-127.
-
2李奕璇,岳嘉琛,胡佳,潘峰华.高科技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之路--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3):27-33. 被引量:2
-
3毕鸿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政策扩散分析——基于多地特色小镇案例的考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4):7-14. 被引量:3
-
4曹硕洋,李天柱.创新集群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动力机制研究:一个多案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20,33(4):31-35. 被引量:1
-
5唐夏俊,党国英,赵吉.基于EM-FCE方法的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来自四川20个小镇的经验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4):14-16.
-
6丛海彬,李婷婷,李钰,邹德玲.中国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证检验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2,43(6):61-68. 被引量:1
-
7刘爽,徐怡芳.基于城乡融合的科创城市与特色小镇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环巢湖地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41(2):5-10. 被引量:2
-
8段永彪,杨青.出众还是出局: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要素耦合与发展路径——基于西安市特色小镇的多案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3):72-81. 被引量:7
-
9陈宇虹.秦巴山区渝东北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9):110-112.
-
1郭秀兰.技术创新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1(5):36-38.
-
2赵玉川.论技术创新统计[J].中国软科学,1994(8):73-75.
-
3陈首丽,马立平.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统计[J].中国统计,2002(5):19-20.
-
4赵玉川.技术创新统计应注意的问题[J].统计教育,1997,0(2):16-17.
-
5孟祥红.技术创新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初探[J].统计研究,2001,18(6):63-64.
-
6马世骁.关于统一技术创新统计和现行科技活动统计作法的探讨[J].西藏科技,2000(1):9-12.
-
7赵玉川.高技术统计的内容、问题及对策[J].北京统计,2000(2):33-34. 被引量:1
-
8马大中.浅议企业科技与技术创新统计指标体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8(3):14-14.
-
9赵玉川.服务科学、服务创新与服务经济统计的发展[J].技术经济,2009,28(2):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