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6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49,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7
-
1钱炜.寓创新与情感于教学之中[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76-78. 被引量:4
-
2钱炜,李晓燕,仲梁维.从毕业设计中SolidWorks的应用谈课程体系的创新[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31-33. 被引量:2
-
3尹喜云,李鹏南.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237-238. 被引量:3
-
4郑超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1,24(1):16-18. 被引量:10
-
5龙志鹤.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6(3):60-61. 被引量:15
-
6佟会文,佟绍成,卫绍元,吕义.实施“大学生创新工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24(6):125-126. 被引量:4
-
7施菊华.构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442-444. 被引量:30
-
8庄丽榕.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探微——以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1):68-71. 被引量:4
-
9商应美.国外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3):47-51. 被引量:14
-
10刘青林,张新虎,魏彦明,陈博.实施大学生创新工程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甘肃科技纵横,2011,40(6):116-11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卢慧芳.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及其教育模式改革[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8-9.
-
2周富国,李国臣.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 培养物理学优秀创新人才——山西大学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创新教育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6):22-25. 被引量:1
-
3叶辉,程备久,胡文友,江昌俊,方明.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40-42. 被引量:39
-
4闫长春.创新工程普及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8):21-22. 被引量:1
-
5钱炜,李晓燕,应兰芳.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从毕业设计中SolidWorks的应用谈起[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27-30. 被引量:3
-
6郭振中,郝庆平,娄成武.文科大学生兴趣团队与创新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668-6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5
-
1钱炜,姚俭,徐琳,沈越贞.完善规范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谈我校200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1):18-21. 被引量:4
-
2王娟,陈寅山,林和,廖元春.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初探[J].高教论坛,2007(5):120-123. 被引量:5
-
3马景卫,马丽娟.高校体育文化活动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22-125. 被引量:3
-
4严淑华,王夏炎.大学生潜能开发途径与方法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89-90. 被引量:3
-
5李秀坤,娄久,郝惠馨.谈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及质量保障[J].计算机教育,2009(15):89-91.
-
6刘元林,张增凤,孟庆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26-128. 被引量:46
-
7闫丽,崔素萍,左豫虎,张洪微,赵永焕.基于UML的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J].实验室科学,2010,13(1):173-175. 被引量:8
-
8刘长海,邓开野,刘晓艳.过程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8):108-110.
-
9余有贵,赵良忠,谭宝秀,张振华.落实全程质量监控 优化实验教学运行[J].实验室科学,2010,13(3):36-39. 被引量:4
-
10汤军,杜杰,叶迎春.加强实验教学监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75-78. 被引量:5
-
1张恒亮.选报高考志愿是关于学业规划的科学——高考志愿知识创新工程专题之二[J].云南教育(视界),2013(6):39-39.
-
2李逢彦,冯小卫,张文虎.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1(S1):294-295. 被引量:2
-
3杨健.知识创新工程的三种效应[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2):17-20. 被引量:4
-
4刘智,钱佳丽,韩杨.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817-817. 被引量:9
-
5张民生.面积新世纪 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在上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上海教育,1998,0(9):6-12.
-
6杨宁.基于原始创新的一流大学[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5):10-12. 被引量:2
-
7汪风雄.素质教育从“三全”走向“三创”[J].宁夏教育,1999,0(10):55-55.
-
8颜永平.中科院留学工作20年[J].神州学人,1998(8):6-8.
-
9路甬祥.吸引和造就跨世纪新人[J].神州学人,1999,0(1):4-4.
-
10汪银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全面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J].科学新闻,2006(22):25-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