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简单介绍和回顾了国外、国内及北京市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情况 ,分析了北京市建立自己的数字地球之必要性和现实性。论述了北京数字地球与中国数字地球的关系及其构成 ,分析了北京数字地球的建设差距 。
出处
《北京测绘》
2000年第1期6-11,共6页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参考文献11
-
1http://159.226.117.45/Digitalearth/forum/数字地球十答.htm
-
2徐冠华,全社会要关注"数字地球",见:崔伟宏主编:数字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
3崔伟宏 李小娟.“数字地球”科学工程[A]..数字地球[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4—19.
-
4张保钢.北京市GIS的发展[J].北京测绘,1999,13(3):7-12. 被引量:8
-
5傅俏梅,北京市交通信息系统动态管理的应用研究,见: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1995.
-
6王雨树等,立足供电需求建设配电AM/FM系统一"北京城区供电局配电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介绍,见: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1998,
-
7赵霈生等,空间数据仓库的技术与应用,见: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
-
8李德仁.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地球[J].测绘学报,1999,28(1):1-5. 被引量:163
-
9刘若梅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理信息标准化问题,见:崔伟宏主编:数字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
10陈军,多尺度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见:崔伟宏主编:数字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李德仁 李清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兴起与跨学科发展.科学进步与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2李德仁.对地观测新技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百名院士报告会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
3李德仁,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1998年
-
4李德仁,中国科学院百名院士报告会文集,1997年
-
5李德仁,龚健雅,朱欣焰,梁宜希.我国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23(4):297-303.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171
-
1吴庚,张海涛.GIS技术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实践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2):53-54. 被引量:8
-
2姚明,朱欣焰.基于GeoStar系列的"三S"集成系统开发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z1):206-209.
-
3卢正.“3S”技术在西部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08,6(8).
-
4周乐皆,史凤香,杨敏,柳瑞武.基于“3S”技术的农业系统信息化管理工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273-276.
-
5杨伦,张庆新,刘俊林.“数字化辽宁”先期开发战略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1-3.
-
6罗名海.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发展策略与关键技术[J].地理空间信息,2003,1(1):18-21.
-
7张志乐.“数字区域”下加强基础测绘规范化的必要性[J].地理空间信息,2003,1(2):45-48. 被引量:1
-
8罗名海.3S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J].地理空间信息,2004,2(4):4-7. 被引量:27
-
9程东来,王磊.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0,17(4):58-60. 被引量:1
-
10杨存吉.数字地球与数字河南建设[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1,22(2):144-1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3
-
1陈述彭 鲁学军 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0,2000..
-
2杨谷.数字通信数字电视直播-北京将全力推出数字奥运[N].光明日报,2002—1—4.
-
3孙海东.中关村“迈进”数字时代[N].北京晚报,2002—6—24.
-
4梁向春 陈卫 黄琨.理正GIS技术在首都“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2001,(9).
-
5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园区”电子政务二期顺利完工[M].,2002—5—31..
-
6刘燕.三年推出17项工程打造数字中关村[N].北京现代商报,2002—10—23.
-
7王学锋 钟宇清.北京电子政务平台今起正式运行10分钟干过去一天的活[N].北京晚报,2002—9—25.
-
8华一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1-409.
-
9林文漪.整合信息资源 发展“数字北京”[J].电子商务世界,2001(1):60-61. 被引量:2
-
10边世红,蒋平,卢慧琼.ERP系统中对象模型向实体关系模型的映射[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2,23(3):22-25.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4
-
1赫建忠,张保钢,张海燕.北京市数字地名的发展现状[J].测绘通报,2007(9):20-22. 被引量:5
-
2张保钢,全明玉,杨伯钢,冯仲科,韩光瞬.北京绿化隔离地区绿化面积监测及分析[J].测绘通报,2008(6):35-36. 被引量:2
-
3杨伯钢,董明,祝晓坤,冯仲科.基于遥感影像的北京林地动态监测应用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S1):105-107. 被引量:5
-
4杨伯钢,张保钢,冯仲科.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S2):205-207. 被引量:3
-
1中国科学院.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2):93-96. 被引量:3
-
2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J].河北地质矿产信息,1999(3):18-20.
-
3龚卉,孙小超.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设想[J].科技致富向导,2015,0(17):280-281.
-
4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组,陈运泰.统筹规划 共建共享“数字地球”——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J].中国科技奖励,2000,8(3):3-7.
-
5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215-217. 被引量:13
-
6王宏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1(4):8-12.
-
7朱鹤健.数字农业及其在福建应用前景[J].城郊发展,2001(3):6-9. 被引量:4
-
8华璀,吴健平.中国数字地球的发展思考[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1):58-62. 被引量:3
-
9徐冠华,孙枢,陈运泰,吴忠良.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J].遥感学报,1999,3(2):85-89. 被引量:99
-
10蒋蕊.三维地质模型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方向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5(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