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三纲五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6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浅论三纲五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曾黎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说,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札、智”、信,标志着中国封建伦理精神的正式形成,成为中国封建伦理精神的真实形态。三纲五常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金科玉律,成为...
作者
曾黎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4年第5期0080-008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发展
三纲五常
伦理思想史
封建伦理精神
封建道德
董仲舒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8
1
张寅彭.
“三纲六纪”与独立自由意志——试释陈寅恪先生的思路[J]
.书屋,2007(5):49-50.
被引量:3
2
陈瑛.
三纲五常的历史命运——寻求“普遍伦理”的一次中国古代尝试[J]
.道德与文明,1998(5):6-8.
被引量:2
3
高兵.
三纲五常与秦王朝的道德教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1):95-99.
被引量:2
4
陈谷嘉.
孔子与封建“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体系——兼论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与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2):30-34.
被引量:3
5
朱法贞.
“三纲”源于法家[J]
.社会科学研究,1987(1):110-111.
被引量:4
6
叶蓬.
三纲六纪的伦理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3):37-40.
被引量:7
7
李宗桂.
董仲舒道德论的文化剖析[J]
.孔子研究,1991(3):58-65.
被引量:3
8
沈荣森.
先秦儒家忠君思想浅探——兼论“三纲”之源[J]
.孔子研究,1990(1):33-38.
被引量:2
9
武高寿.
论社会主义契约文化的“三纲五常”[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1):35-41.
被引量:1
10
王玉德.
“三纲五常”可以推陈出新[J]
.探索与争鸣,1996(6):26-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粟佳.
论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的文化功能[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6):32-34.
2
陶春喜.
儒学与信托业[J]
.中国集体经济,2013(7):75-77.
3
刘文灵.
“三纲五常”与文化密码——汉字所显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55-58.
4
曹思佳.
重拾“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6):69-71.
被引量:1
5
罗彩.
“三纲五常”问题研究三十年及其前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4):122-130.
被引量:4
6
罗安诗雨.
论孔子的“纲常”思想及历史价值[J]
.党史博采(下),2016(10):68-6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武丽佳.
浅析儒家“五常”思想对现代人际关系的规范作用[J]
.理论观察,2016(9):45-46.
被引量:1
2
华军,王晨仰.
返本开新——略析“三纲五常”的历史与现代性[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9,41(6):73-78.
3
单天罡.
“一体多维”视域下“三纲”的再认识[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0,34(3):83-86.
4
黄玉顺.
儒学实践的理性反思[J]
.学习与实践,2020(9):115-120.
被引量:1
5
唐代兴.
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J]
.伦理学研究,2023(2):43-52.
1
丁春荣.
孟子性善论评析[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6(1):20-24.
被引量:3
2
景海峰.
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J]
.孔子研究,2007(1):16-18.
被引量:2
3
陈春山.
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
.财讯,2016,0(22):131-131.
4
荆建华,刘双月.
文化·教育·人的发展[J]
.河南社会科学,1997,5(3):56-58.
被引量:1
5
郭华悦.
朱熹如何摆脱婚外情[J]
.各界,2015,0(3):2-2.
6
孙丽辉.
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
.宁夏教育,2001(5):18-18.
7
朱玉红.
王夫之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辩证分析[J]
.东疆学刊,2001,18(3):58-61.
被引量:3
8
王琪.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J]
.科技信息,2013(21):152-152.
被引量:1
9
黄开国.
孟、荀人性论及其比较[J]
.哲学动态,1992(12):38-38.
10
王永祥.
“和”——中华民族古代伦理观的总念[J]
.河北学刊,2006,26(3):50-53.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