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国家消亡的过程及其完全消亡的条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浅谈国家消亡的过程及其完全消亡的条件聂立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国家也是如此,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也必将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而走向灭亡以致完全灭亡。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
作者
聂立泽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国家消亡
消亡过程
完全消亡
国家职能
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条件
思想文化条件
政治条件
分类号
D0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1
施雪华.
图腾意蕴、权力变异与原初政府的发生[J]
.浙江社会科学,1997(2):12-18.
被引量:4
2
刘德厚.
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50(2):55-61.
被引量:27
3
张星炜.
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新型国家构想的探讨[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1(4):74-80.
被引量:1
4
汤浩.
中国公共行政学建构路径的理性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7(6):76-79.
被引量:10
5
马骏,刘亚平.
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4):8-12.
被引量:10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1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5-696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引证文献
4
1
李和中,张中祥.
公共管理的历史嬗变:马克思主义的视野[J]
.天府新论,2008(3):88-91.
被引量:1
2
李和中,张中祥.
公共管理的历史嬗变:马克思主义的视野[J]
.社会科学战线,2008(6):197-201.
被引量:5
3
张月,张雪颖.
评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2.
4
段晶晶.
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观点及启示[J]
.党史博采(下),2021(2):44-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阎钢.
略论领袖的道德素质及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J]
.社会科学研究,2008(5):39-44.
被引量:1
2
张中祥,李和中.
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观的理论来源[J]
.云南社会科学,2008(6):80-84.
被引量:8
3
张中祥.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语义[J]
.天中学刊,2008,23(6):14-18.
4
张中祥.
全球化与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的视野[J]
.行政论坛,2009,16(4):1-4.
5
伍新辉,陆继华.
马克思的国家观及其当代启示[J]
.知识经济,2010(24):99-100.
6
伍小乐,徐艳红.
国内马克思国家学说研究:综述与评估[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6):45-50.
7
屈旭静.
《国家与革命》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国家理论的异同[J]
.哲学进展,2023,12(5):927-931.
1
周德刚.
腐败不会自灭[J]
.南方论刊,1995(10):1-1.
2
刘添才.
原南斯拉夫政治体制改革的误区[J]
.东欧中亚研究,1998(6):40-44.
3
曾晓力.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夭折的历史教训初探[J]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4(2):75-78.
4
姜良相.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坚决克服官僚主义[J]
.甘肃理论学刊,1987(S2):11-14.
5
扎扎实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8题[J]
.党建,2006(11):9-13.
被引量:2
6
游劝荣.
锻造现代化的法治观念[J]
.法学研究,2007,29(4):152-153.
被引量:3
7
侯惠勤,张凤阳.
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思想的实践意义——兼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7,24(1):1-8.
8
刘恩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驳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谬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6(3):5-8.
9
倪斐.
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中两大基本命题的逻辑论证——兼对凯尔森观点的批驳[J]
.社会主义研究,2012(4):10-13.
被引量:1
10
杨慧新.
对“国家消亡”的反思[J]
.前沿,2007(12):33-35.
被引量:2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