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9,共7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参考文献31
-
1陈光中.诉讼中的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N].北京:检察日报,2000.
-
2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J].中国法学,2000(1):114-120. 被引量:243
-
3李玉萍.论司法裁判的事实根据[J].法学论坛,2000,15(3):81-86. 被引量:11
-
4龙宗智.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J].法学,2000(2):26-31. 被引量:106
-
5房清侠.刑讯逼供与沉默权制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5):39-43. 被引量:4
-
6刘根菊.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下)[J].中国法学,2000(3):37-47. 被引量:38
-
7谢小剑.论沉默权与如实供述义务[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8(1):48-52. 被引量:7
-
8岳卫东.《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之我见》[J].法律与社会,2000,(4).
-
9汪建成.论刑事诉讼中的利益观[J].中国法学,2000(2):141-149. 被引量:38
-
10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0,22(5):30-58. 被引量:433
二级参考文献116
-
1肖建国.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J].法学研究,1999,21(3):5-23. 被引量:150
-
2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J].法学研究,1999,21(4):23-46. 被引量:138
-
3熊秋红.司法公正与公民的参与[J].法学研究,1999,21(4):47-64. 被引量:81
-
4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法学研究,1999,21(1):57-63. 被引量:231
-
5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10):2-7. 被引量:244
-
6周国均.严禁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讨[J].政法论坛,1999,17(1):82-95. 被引量:32
-
7陈卫东,郝银钟.实然与应然:关于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随想——兼答王天国先生[J].法学,1999(6):25-27. 被引量:52
-
8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J].中国法学,1998(4):88-98. 被引量:42
-
9陈瑞华.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J].中外法学,1998,10(6):93-99. 被引量:59
-
10龙宗智.论坦白从宽[J].法学研究,1998,20(1):45-52. 被引量:64
共引文献1568
-
1李华伟.派驻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机制研究——侦查监督的中国路径探索[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0(2):71-87. 被引量:22
-
2陈卫东.三重维度下刑事诉讼法修改重点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4):20-38.
-
3向燕.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71-91. 被引量:15
-
4杨军.刑法上赔礼道歉的教义学构造[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3):141-159. 被引量:2
-
5丁亮华.新时代司法改革的逻辑展开与路径思考[J].中国法学,2023(3):225-245. 被引量:6
-
6潘志玉.虚假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再定位[J].政法论丛,2023(2):149-160. 被引量:4
-
7於勇成,司海平,魏建,咸劲.司法行政化与经济增长:基于市场分割的视角[J].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2):99-122.
-
8王燕芳.论认罪认罚从宽中的附条件检察承诺[J].刑事法评论,2022(2):662-678. 被引量:1
-
9余鹏峰.基层司法机关人财物统管的审思——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视角[J].现代法治研究,2020(1):37-46.
-
10谢澍.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46-168.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13
-
1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J].中国法学,2001(4):119-139. 被引量:67
-
2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J].人民检察,2002(3):5-7. 被引量:24
-
3柴春元,徐建波.“两个基本”与刑事证明标准——第三届检察理论年会热点综述[J].人民检察,2002(3):21-23. 被引量:7
-
4朱仁政,史宝伦.论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1):59-64. 被引量:9
-
5龙宗智.“确定无疑”——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法学,2001(11):29-33. 被引量:67
-
6陈卫东,刘计划.200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2(1):86-90. 被引量:2
-
7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J].法学研究,2001,23(6):40-54. 被引量:158
-
8查看详情.
-
9樊崇义;锁正杰;吴弘耀;陈永生.刑事证据前沿问题研究,2000.
-
10郭洪平.突出立案监督重点,切实提高办案质量,2002.
-
12010年:辽宁省人大、政协和省外(侨)办侨务工作成果斐然[J].侨园,2011(1).
-
2刘墨非.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走过五十年 征集史料1.4亿字成果斐然[J].北京观察,2009(12):16-17.
-
312年持之以恒,“双结对”成果斐然—静安区级机关党工委深入推进“双结对”工作[J].上海支部生活,2008(1):30-30.
-
4姚远.安庆:委员眼中的政协会议新变化[J].中国政协,2013(2):57-57.
-
5王敏远,朱长立.刑事诉讼法学:聚焦程序公正[J].陕西检察,2000(5):33-34.
-
6向勇.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0):228-229.
-
7卞建林,田心则.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J].新华文摘,2009(11):16-20.
-
8沈德咏,江显和.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再探讨[J].人民司法,2009(5):61-64. 被引量:8
-
9程荣斌,郝银钟,李洪江.1998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1999(1):87-91.
-
10程荣斌,张泽涛,李洪江.1999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0(1):90-9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