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85-186,共2页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8
-
1秦达念.教师在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38-39. 被引量:23
-
2桂军胜.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9):84-85. 被引量:6
-
3杨霞,郭玲,王莉,倪兵,吴玉章.医学免疫学创新实践意义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44-145. 被引量:5
-
4赖建平,罗军,吴家桦.CAI课件在高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1,22(6):93-96. 被引量:6
-
5曾国习.牵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6):32-32. 被引量:2
-
6李平,杜先锋,蒋军.运用多媒体课件上好食品微生物学的尝试[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42-44. 被引量:22
-
7叶姜瑜.高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一些问题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6):95-98. 被引量:46
-
8詹素云.医学微生物学“三结合”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3,30(1):100-102.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32
-
1韦珂.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57-58. 被引量:8
-
2李俊.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8):67-68. 被引量:1
-
3李亚东,倪红,张桂敏.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的构建及其教学意义[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141-143. 被引量:6
-
4方祥,钟士清,郭丽琼,莫美华,钟青萍.微生物学网络资源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5):164-167. 被引量:21
-
5张艺文.论病理学演示型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6(5):102-103.
-
6李晓玲,薛冬桦,宫莉.工科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4):55-56. 被引量:13
-
7何琳燕,盛下放.细菌分类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5):172-175. 被引量:1
-
8田颖,刘侠.微生物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衔接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78-180. 被引量:14
-
9童贯和.高等院校生物专业部分学科之间重复内容的教法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5):107-109. 被引量:1
-
10胡青平,张秀红,张丽红,张艳,马丽丽.山西普通高等院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调查分析[J].科学咨询,2009(5):81-81. 被引量:2
-
1张柯媛.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实施PBL教学法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4(15):124-125. 被引量:1
-
2张典,姜凤良.五年制高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3):69-70. 被引量:5
-
3王艳红,王桂琴,张帆.网络教学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736-737. 被引量:1
-
4常世勤,孙连海,吕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6):115-115.
-
5杜耀武,刘瑞敏,黄红莹,白慧玲,马远方.PBL与L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授课中的实验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21-121. 被引量:11
-
6熊群英.课堂问题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3):44-45. 被引量:1
-
7师丽丽.“慕课”在高职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应用[J].新丝路(下旬),2017(10):138-139. 被引量:1
-
8唐悦,朱沙,杜英.留学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2):193-195.
-
9曾祥琼.一堂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126-127.
-
10苏曼玲.《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3):12-1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