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川崎病心血管损害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随访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川崎病307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18例,发生率38.4%,其中冠状动脉扩张98例,冠状动脉瘤20例,左冠状动脉发病率高于右冠状动脉,同时发现用CA/AO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更为准确.冠状动脉病变98%(116/118)发生于病程4周内,冠状动脉扩张多为一过性改变,冠状动脉瘤预后与瘤的大小有关.心包积液、瓣膜返流、心脏扩大等病变多与冠状动脉病变同时存在,多于恢复早期回复正常.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诊断川崎病心血管损害,并便于随访,对临床诊疗有很大指导意义.
作者
刘特长
于明华
黄荷清
张丽
虢艳
李小英
机构地区
广州市儿童医院心内科
出处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损害
诊断
分类号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梁翊常,李淑清.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关因素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1990,28(4):196-198.
被引量:20
2
陈尔瑛.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J]
.实用儿科杂志,1992,7(5):233-235.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金虹,中华儿科杂志,1988年,26卷,257页
共引文献
41
1
李新忠,秦立云.
超声显像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观察[J]
.医学影像学杂志,1996,6(1):30-31.
2
刘艳.
彩色超声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1):829-829.
被引量:1
3
李宇宁,金玉,宁玲.
川崎病(附15例分析)[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6,22(2):74-75.
4
杨志军,张淑梅.
超声对26例非典型川崎病的观察分析[J]
.临床医学,2006,26(11):42-42.
被引量:1
5
孔燕萍,谭莹纲.
川崎病诊断与治疗浅谈[J]
.武汉职工医学院学报,1996,24(3):27-27.
6
张世科,葛艳,黄美蓉.
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和正常儿童冠状动脉检测的对比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1):11-12.
被引量:1
7
涂学军,王鸿,李慧忠,耿丹明.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心功能变化的评价[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7,30(11):18-19.
8
李亚蕊,康花花,李欣.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不同病变及分期的心脏功能检测[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7):50-52.
被引量:2
9
郑代明,孟晓慧,高志伟,王建羡,汪翼,马沛然.
川崎病患儿多器官损害及其冠状动脉瘤的发生[J]
.医学研究杂志,2008,37(1):84-86.
被引量:10
10
郑代明,孟晓慧,高志伟,王建羡,汪翼,马沛然.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43-45.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11
1
王策,于宪一.
32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8,25(12):939-942.
被引量:32
2
沈杨,单晶,刘光辉,徐卫华,陈雨青,胡鹏.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3):2347-2350.
被引量:26
3
汪燕,鲁利群,贺静,黄莉,杨欣.
川崎病患儿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儿科药学杂志,2018,24(1):4-7.
被引量:37
4
廉婕,王雪芹,王鹏飞.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川崎病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J]
.安徽医学,2018,39(1):78-80.
被引量:7
5
宋思瑞,朱丹颖,陈丽琴,谢利剑,肖婷婷,黄敏.
血清IL-17A、IL-18、SCD25(IL-2R)早期诊断川崎病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2018,36(5):367-371.
被引量:9
6
刘芳,李晓春.
细胞因子谱、降钙素原、D-二聚体对预测小儿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临床意义[J]
.安徽医药,2018,22(8):1499-1502.
被引量:27
7
江雅静,钱程,赵玉岐.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5):503-506.
被引量:17
8
黎明,许锁春,闫炀,王海晨,李勇新,易秋月,张永健,郝军军,邓超,薛丽.
左卡尼汀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42(7):617-621.
被引量:7
9
李立学,王涛,王平康,张祥,陈雅祺.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和支原体肺炎重症感染患儿心脏疾病的关系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3):2033-2036.
被引量:21
10
彭剑桥,王宏波,梁仙志,黎村艳,叶湘漓.
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和白细胞介素33联合检测在川崎病患儿心血管受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0(10):1016-102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郭璇,宋瑶,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川崎病患儿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12(8):1069-1072.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任凤娟,阮丹,熊焱,张雄,胡伟林.
重症肺部感染肺泡灌洗液JAK2/STAT3信号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24):3722-3726.
被引量:3
2
吴英,刘成桂.
外周血miR-23b-3p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12(10):1332-1335.
被引量:4
3
李鑫,王晓艳,卢欣.
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影响因素[J]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3):381-383.
被引量:9
4
陈小娘,张丽云.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1):79-80.
被引量:9
5
林明静,冯琼,林虹,李春蕾.
托珠单抗治疗7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6):889-892.
被引量:1
6
张娜,侯鑫,张文,时伯红.
甘草甜素通过调控COX-2/NF-kB通路治疗牙周炎的研究[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9):1469-1472.
被引量:8
7
张松林,熊蕾蕾,余燕娟,靳秀红.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IL-8、IL-10、RANTES检测水平及其意义的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9):2992-2996.
被引量:5
8
林洪滨.
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20):19-20.
9
张亮,徐玮玮,郑钦亮,牛俊,宁君.
BNP、CRP及CK-MB检测在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中的预测价值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3):69-72.
被引量:10
10
黄道丹,何国华.
红细胞分布宽度、嗜酸性粒细胞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检测价值及预后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4):493-495.
被引量:2
1
马沛然.
小儿生理性瓣膜返流[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1,18(6):281-283.
被引量:1
2
马沛然,汪翼.
生理性瓣膜返流测定的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1991,29(5):282-284.
被引量:11
3
黄华振,叶中绿,梁任.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5):769-771.
被引量:3
4
周琳.
川崎病不同时期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情况[J]
.中国乡村医药,2009,16(7):42-43.
5
胡宇伟,周传新,陈莉桦.
血小板参数对川崎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3):982-983.
被引量:13
6
孙爱玲.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表达的意义[J]
.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5):26-27.
被引量:5
7
欧阳浩泽,吴福宏,孙祥.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及血红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6):665-666.
被引量:4
8
赵鸿彦,刘泽媚,姜顺涛,巩亮.
介入封堵术治疗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13-14.
被引量:1
9
郑朝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IGF-1和TNF-α的变化与意义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6):12-13.
被引量:2
10
于本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sFas/sFasl水平变化的结果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20(3):26-28.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