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
参考文献2
-
1邓聚龙.灰色系统建模思想.灰色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1.
-
2邓聚龙,灰色系统,1985年,1页
同被引文献23
-
1吴彬,罗仁夏.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胃癌死亡率预测的应用[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4,28(1):83-84. 被引量:1
-
2刘新国.用灰色预测法预测徐州市伤寒发病趋势[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4,5(2):22-23. 被引量:4
-
3路德泽.灰色系统在预测肺癌发病趋势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5,8(1):91-92. 被引量:1
-
4张会民,吕广波,林森,徐华,张志贞,李俊娟,李国刚,陈海峰,张联英.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发现、报告和转诊情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4):244-245. 被引量:4
-
5顾伟玲.应用灰色系统预测嘉兴市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J].浙江预防医学,1997,9(3):13-14. 被引量:1
-
6王振海,朱顺元,顾伟玲.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在生存率预测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1997,12(8):307-309. 被引量:2
-
7陈文江,司有忠,钟汉书.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疟疾发病情况的探讨[J].海南医学,1990,1(2):1-3. 被引量:1
-
8石长胜,张振民.灰色系统模型在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预测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1997,12(12):469-471. 被引量:3
-
9龚向东,王全佩,张君炎,章扬熙.试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我国性病发病率[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1):643-644. 被引量:12
-
10陈雅卿,魏振宇.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恶性肿瘤死亡率[J].中国公共卫生,1990,6(8):340-3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周霞,邱宏,王鹏.灰色预测建模方法及在医学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1):73-75. 被引量:17
-
2齐丽萍,刘晓先.我院单病种住院费用增长原因灰色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3):324-324. 被引量:8
-
3杜建君,张考生.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对肺结核病疫情趋势预测[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8):592-593.
-
4危国强.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对性病疫情趋势的预测[J].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03-150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33
-
1赵农,谢修强.2008年手术人次预测分析的目的与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2):66-67.
-
2陈一丹,汪文新,柴云,卢祖洵.珠海市某医院医保病人和自费病人住院费用结构对比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2):122-124.
-
3柴军英,李红梅.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住院消费结构[J].中国医院统计,2007,14(4):334-335. 被引量:3
-
4王学知.病床周转次数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3):203-204. 被引量:14
-
5任焕莲.基于残差修正的农灌需水量灰色预测[J].水文,2008,28(6):12-14. 被引量:3
-
6刘北辰,刘玉伟.应用灰色数列模型GM(1,1)预测尘肺发病危险度[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35(6):378-379. 被引量:2
-
7夏志贵.采用GM(1,1)模型预测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发病[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6):1744-1746. 被引量:12
-
8喻文雅,刘君卿,史春伟,刘会喜,马莉丽.石家庄市麻疹暴发流行预测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3-15. 被引量:1
-
9邓爱凤.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我院住院医疗费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0(1):39-40. 被引量:8
-
10杨虹.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0(3):235-237. 被引量:9
-
1闵祥云,姚为玲.某市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灰色系统模型预测[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7,3(1):17-18. 被引量:5
-
2龚向东,王全佩,张君炎,章扬熙.试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我国性病发病率[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1):643-644. 被引量:12
-
3Behrami JF,Weinstock HS,Berman SM,邵长庚(摘).美国一期和二期梅毒[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4):234-234.
-
4刘作圣,常登宇,熊昌富,李爱国.湖北省2000-2009年麻风新增病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11):822-822. 被引量:1
-
5江鸿,梅文华,崔俊宇,夏苏建,李杰,方小衡,许燕.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广东省梅毒发病率[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0):687-688. 被引量:6
-
6张东文.乌兰察布市2006年传染病报告管理和疫情漏报调查报告[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1):55-58. 被引量:2
-
7韩作胜,马彦民,王哲.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灰色系统G(1,1)模型对流行趋势预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8):547-549. 被引量:1
-
8谢淑云.浙江省1991~1995年淋病疫情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1997,9(3):5-6.
-
9王淑琴,耿佃望,李长君.周村区性病疫情漏报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4):444-444.
-
10郭忠红,郑立海,潘宏伟.佳木斯市1990~1999年淋病发病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2,18(9):91-9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