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与中国语境
被引量:1
Post-colonialism and Chinese Language Situation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0,共2页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1张柠.发生学的意识形态阐释:大众文化研究的新范式[J].探索与争鸣,2012(5):11-12. 被引量:1
-
2李树新.政治人物引谚话语模式的文化审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36(3):139-144. 被引量:3
-
3郭平兴,成赛军.多维视野下的曾国藩思想文化研究若干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8(4):113-116.
-
4姚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54-59. 被引量:6
-
5卢燕娟.“历史的精神”与中国的现代——抗战时期历史剧再讨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4):68-77. 被引量:2
-
6冯宗泽.微博天下——大众文化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J].新闻传播,2013(7):186-187.
-
7薛其林,柳礼泉.论民国时期新学术范式的确立[J].云梦学刊,2004,25(5):23-24. 被引量:2
-
8张堡.论人祖伏羲与文明的生成[J].社科纵横,2016,31(7):126-134.
-
9潘一禾.反思“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较量[J].浙江社会科学,2002(2):131-134.
-
10刘娟.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交往话语模式分析[J].学理论,2011(22):134-13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