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3,共4页
Editorial Friend
同被引文献8
-
1张积玉.出版新技术与电脑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13-119. 被引量:13
-
2宋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强科技出版工作[J].科技与出版,1996(1):2-4. 被引量:7
-
3林秀梅.论提高新闻学子的人文素养[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0):168-169. 被引量:2
-
4萧潇.浅谈互联网时代青年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J].中国编辑,2010(1):89-91. 被引量:6
-
5马俊,李亚妮.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编辑之友,2010(8):31-33. 被引量:11
-
6贺圣遂.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编辑——谈编辑的职业修养[J].现代出版,2010(5):50-54. 被引量:7
-
7乔瑞雪.文化传播中编辑的角色修养与角色定位[J].编辑之友,2012(2):104-105. 被引量:3
-
8传媒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吗?[J].中国出版,2002(4):63-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4
-
1黄崇亚.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4(4):41-42. 被引量:3
-
2黄良伟.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影响[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2(3):372-374. 被引量:1
-
3顾泉佩.从对编辑活动的认识谈编辑出版现代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161-163. 被引量:4
-
4杨荣星.现代化:网络环境下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2):99-100. 被引量:3
-
5李建新,赵宏榜.从对编辑活动的认识谈编辑出版现代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9):62-63. 被引量:1
-
6刘洋,汪海鹏,陶诚.储粮科技论文规范化写作探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9,25(2):53-56. 被引量:2
-
7马俊.对编辑出版现代化基本概念的商榷[J].东南传播,2010(7):79-81. 被引量:3
-
8马俊,李亚妮.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编辑之友,2010(8):31-33. 被引量:11
-
9李虹.谈编辑现代化[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1):110-111. 被引量:2
-
10白丽荣.网络技术与期刊编辑的有效结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1,27(8):79-80.
-
1姚锁成.进步出版业补白——评《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J].中国图书评论,2011(10):92-98.
-
2石宗源.打造精品力作 传承出版文化——在《中国出版通史》编委会上的讲话[J].出版发行研究,2004(10):5-7.
-
3石宗源.打造精品力作 传承出版文化[J].出版科学,2004,12(6):4-6. 被引量:3
-
4江凌.试论《中国出版通史》的编纂思想及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3):12-17.
-
5霍艳芳.隋唐五代出版史的扛鼎之作——评曹之撰《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3):101-103.
-
6方厚枢.建国初期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措施[J].出版发行研究,2002(12):67-71.
-
7李桥.传承出版文化 确保做成精品——访《中国出版通史》编委办公室主任魏玉山[J].出版发行研究,2004(7):19-22.
-
8江凌.两种维度的出版历史书写——以王余光、吴永贵著《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0,27(4):108-111.
-
9周建新.《中国出版通史》编撰工程又有新动作[J].出版参考,2002(8):10-10.
-
10丘淙.做一流课题 传中华文明——资深专家座谈《中国出版通史》研究撰写工作[J].出版发行研究,2002(8):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