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森林植被与水土流失——以东川市为例
被引量:
4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除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外,森林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森林植被减少使水土流失严重;毁林草开荒,尤其是陡坡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而造林树种单一,大力发展人工纯林,忽视培育草本植物,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要解决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除增加森林覆盖率外,还要丰富植被(含乔灌草)种类,并加强整治坡耕地。本文以东川市为例,进行探讨。
作者
赵磊
机构地区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出处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4年第1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水土流失
东川市
造林
树种
坡耕地治理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1
查轩,唐克丽,张科利,白红英,蒋集华.
植被对土壤特性及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2,6(2):52-58.
被引量:111
2
唐克丽,张科利,刘元保,王斌科,查轩.
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与全球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1992,6(2):88-96.
被引量:33
3
赵磊.
改善东川市生态经济现状之探讨[J]
.生态经济,1992,8(2):32-3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唐克丽,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1991年
2
唐克丽,中国土壤研究新进展,1986年
3
朱显谟,水土保持通报,1984年,1期
4
刘秉正,西北林学院学报,1984年,1期
5
唐克丽,水土保持通报,1983年,5期
6
史含海,历史地理,1981年,创刊
7
唐克丽,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1991年
8
彭琳,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1991年
9
唐克丽,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1991年
10
洪业汤,中国科学.B,1990年,11期,1175页
共引文献
142
1
谢彬山,朱海丽,李本锋,胡夏嵩.
黄河源区曲流滨河植被空间分布与土壤特性关系研究[J]
.泥沙研究,2019,0(6):66-73.
被引量:6
2
党进谦,阎宁霞,李靖.
西部开发工程中的水土流失与环境[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92-95.
被引量:3
3
白清俊,马树升.
细沟侵蚀过程中水流跌坑的发生机理探讨[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62-65.
被引量:26
4
刘国彬.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研究及有关问题[J]
.水土保持研究,1997,4(S1):91-101.
被引量:60
5
李鹏,李占斌,郑良勇.
植被恢复演替初期对模拟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54-57.
被引量:14
6
许中旗,李文华,郑均宝,刘文忠.
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保水防蚀能力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01-104.
被引量:5
7
查轩,黄少燕.
植被破坏对黄土高原加速侵蚀及土壤退化过程的影响[J]
.山地学报,2001,19(2):109-114.
被引量:35
8
彭文英,张科利,陈瑶,杨勤科.
黄土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性质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72-278.
被引量:118
9
曹晓峰.
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技术措施[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42-44.
10
赵世伟,苏静,杨永辉,刘娜娜.
宁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27-28.
被引量:49
同被引文献
63
1
张亚丽,李怀恩,张兴昌,管新建,史淑娟.
水蚀条件下土壤初始含水量对黄土坡地溶质迁移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1-6.
被引量:8
2
牛宝茹,刘俊蓉,王政伟.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信息提取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1):27-30.
被引量:109
3
王万中,焦菊英,郝小品,张宪奎,卢秀琴,陈法扬,吴素业.
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Ⅰ)[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4):7-18.
被引量:269
4
陈琼,吴万贞,周强,杨玉含,Wan-zhen,Yu-han.
Synthesis 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for Three-River Headwater Region Based on GI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5):155-158.
被引量:11
5
张立恭.
四川盆地主要土壤类型抗侵蚀能力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1996(2):15-23.
被引量:8
6
陈洪松,邵明安,王克林.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44-47.
被引量:124
7
丁文荣,王洁,周跃.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垂直侵蚀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187-189.
被引量:5
8
贾志军,蔡强国,卜崇峰.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抗侵蚀能力的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1-3.
被引量:3
9
张科利,彭文英,杨红丽.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J]
.土壤学报,2007,44(1):7-13.
被引量:292
10
张玉斌,郑粉莉.
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2):5-10.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4
1
廖超林,何毓蓉,徐佩.
泥石流源地土壤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以蒋家沟为例[J]
.地球与环境,2005,33(4):65-69.
被引量:12
2
吴尚霖,马洪超.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 Ero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Model[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5):1028-1031.
3
吴尚霖,马洪超.
土壤侵蚀因子的定量分析及概念模型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9):10238-10242.
被引量:5
4
胡国锋,王济,蔡雄飞,高翔,胡丰青.
初始含水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5):100-10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王志兵,汪稔,郑郧,吕士展.
蒋家沟泥石流源区土壤团聚体微结构与结构性[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6):27-31.
被引量:3
2
周玮,周运超,鲁秦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石灰土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59-64.
被引量:8
3
张媛静,张平仓,李亚松,李超.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抗侵蚀特征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65-5766.
被引量:2
4
张广帅,俞伟,邓浩俊,林勇明,王道杰,吴承祯,洪伟,马瑞丰.
干热河谷泥石流流域不同分区土壤养分特征[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34(1):8-13.
被引量:4
5
郭天雷,史东梅,胡雪琴,黄先智,蒋平.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桑树林地土壤抗蚀性及影响因素[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2):191-198.
被引量:9
6
陈爱民,邓浩俊,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
蒋家沟5种植被土壤分形特征与养分关系[J]
.山地学报,2016,34(3):290-296.
被引量:10
7
陈爱民,严思维,林勇明,邓浩俊,杜锟,孙凡,王道杰,吴承祯,洪伟.
泥石流频发区不同林龄新银合欢土壤抗蚀性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38(9):62-70.
被引量:18
8
王高丹,张建平,赵旭升,范光伟,邓长涛.
基于多源数据的村镇山洪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J]
.人民珠江,2017,38(4):35-42.
被引量:4
9
李纪滕,夏振尧,刘琦,张伦,张保华,潘婵娟,杜祥运,许文年.
不同植物根系对增强紫色土的抗蚀性效应研究[J]
.灾害与防治工程,2017,0(1):72-80.
10
李纪滕,夏振尧,刘琦,张伦,张保华,潘婵娟,杜祥运,许文年.
静水条件下植物根系对紫色土的抗蚀性效应[J]
.人民黄河,2018,40(2):93-97.
被引量:2
1
张家生,彭庆海.
东川市玉米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1997(4):10-11.
2
杨文科.
东川市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J]
.中国水土保持,1992(8):15-16.
3
柴宗新.
东川市土地退化(荒漠化)及其防治[J]
.灾害学,1998,13(1):40-44.
被引量:6
4
陈循谦.
长江上游云贵两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综合治理[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S1):405-407.
5
王森.
退耕还林(草)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举[J]
.社科新视野,2000(4):39-41.
6
未来十年生态环境建设三大重点区域和五项重点工程[J]
.决策导刊,2000(6):13-14.
7
陈循谦.
东川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2):182-186.
被引量:7
8
徐昌凤.
从东川天保工程的实施看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J]
.林业建设,2009(5):22-25.
被引量:1
9
李广润.
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把我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J]
.环境科学导刊,1989(2):1-7.
10
陈循谦.
论东川市水土流失、泥石流的危害和治理[J]
.水土保持学报,1989,3(4):29-39.
被引量:9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