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同被引文献12
-
1王文焰,张建丰.波涌沟灌的水流推进特性[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4,5(2):67-72. 被引量:2
-
2吴忠东,王全九,苏莹.微咸水进行农田灌溉的研究[J].人民黄河,2005,27(5):52-54. 被引量:25
-
3吴忠东,王全九.波涌灌溉的水流推进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25(1):42-44. 被引量:3
-
4王文焰,张建丰,汪志荣,高岩.波涌灌溉条件下土壤致密层的形成及其对入渗特性的影响[J].水利学报,1996,28(7):75-81. 被引量:16
-
5付玉娟,蔡焕杰,王健.轮灌条件下的灌溉管网优化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4):47-49. 被引量:11
-
6尹娟,费良军,程东娟.循环率对波涌灌间歇入渗特性和地下水水质影响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4):146-150. 被引量:2
-
7吴景社,李英能.我国21世纪农业用水危机与节水农业[J].农业工程学报,1998,14(3):95-101. 被引量:38
-
8张启海,周玉香.微咸水灌溉发展的基础与措施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10):12-13. 被引量:39
-
9王新元,田魁祥,邢新海,张和平.近滨海缺水盐渍区浅层地下水优化利用与调控模式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11(2):47-50. 被引量:5
-
10汪志荣,王文焰.波涌灌土壤物理性质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6(S1):10-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吴忠东,王全九.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的微咸水入渗实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S1):53-58. 被引量:27
-
2吴忠东,王全九.入渗水矿化度对土壤入渗特征和离子迁移特性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7):64-69. 被引量:63
-
3毕远杰,王全九,雪静.淡水与微咸水入渗特性对比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7):70-75. 被引量:26
-
4吴忠东,王全九.微咸水连续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9):36-43. 被引量:36
-
5吴忠东,王全九.微咸水入渗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11):67-71. 被引量:17
-
6吴忠东,王全九.阶段性缺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63-68. 被引量:8
-
7张俊鹏,曹彩云,冯棣,孙景生,李科江,刘浩.微咸水造墒条件下植棉方式对产量与土壤水盐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2):97-102. 被引量:16
-
8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曹诗瑜.灌水定额对旱区苹果园土壤水盐再分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7):1863-1870. 被引量:12
-
9张展羽,冯根祥,马海燕,陈阳,司涵.微咸水膜孔沟灌土壤水盐分布与灌水质量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1):112-116. 被引量:12
-
10冯晓波,马娟娟,孙西欢,刘秋丽,郭向红,张凯凯,任荣.地面灌施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研究[J].节水灌溉,2014(9):13-17. 被引量:6
-
1程拔文,冯晓光.21世纪农业的主旋律[J].广东经济,1999,0(6):28-30.
-
2邝志蓉.股份合作 立体农业 稻田改革——梁平六青年开发金土地[J].畜牧市场,1999,0(1):43-43.
-
3孙善康.棉花种子质量的控制(二)[J].中国棉花,1989(2):19-20.
-
4李彩凤,陈建中.我国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应重视的问题[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2):159-160. 被引量:8
-
5吴迪.提高玉米播种质量的控制因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78-178.
-
6孙善康.棉花种子质量的控制(一)[J].中国棉花,1989(1):19-20.
-
7陈婧.河西地区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控制[J].作物杂志,2002(4):46-47.
-
8唐志海.浅谈如何提高乡镇农业水利工程的质量[J].城市地理,2016,0(6X):215-215.
-
9雪春.开创生态农业 建设新纪元[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0(5):12-13.
-
10王春明,刘宗钢,徐海林.黑龙江垦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完善途径[J].环境科学与管理,1996,27(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