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省市女性婚前怀孕变动趋势、后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
Population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1
-
1彭珮云.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5(03).
共引文献12
-
1屈坚定,郭水松,周丽萍.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心态分析[J].浙江学刊,1997(5):66-67. 被引量:6
-
2章晨琦,吴美玉,杨惠珍,刘英.上海城区未婚人流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与行为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11-2313. 被引量:23
-
3王景娥,黎秀娥,李增庆,刘筱娴.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知识途径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6):714-715.
-
4温勇,乔根梅,丁小鸣.太仓市农村487名已婚青年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的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13(4):31-35. 被引量:6
-
5廖苏苏,王全意,张孔来.中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6):380-382. 被引量:43
-
6马小骝,宋丽娟,张文浩,王丽媚.天津市686例未生育流产妇女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7(10):457-459.
-
7周立晓,阮爱兰,张云珍,曾艳云,尹华,黄志华.城市育龄人群生育观念及生殖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8(1):21-24. 被引量:4
-
8姬莎.浅谈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9):14-15. 被引量:2
-
9游川,丁辉,项小英.中国青少年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8):459-462. 被引量:14
-
10王菊芬.对未婚人群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和服务方式的再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7(3):45-50.
同被引文献127
-
1王菊芬.上海市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的性行为,避孕方法使用以及怀孕结果选择[J].人口研究,1999,23(1):50-55. 被引量:20
-
2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82
-
3朱伟,程怡民,李炽民,张扬,王爱英.郑州市1570例人工流产妇女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1997,21(3):46-48. 被引量:7
-
4彭希哲,黄娟.试论经济发展在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作用[J].人口与经济,1993(1):25-30. 被引量:13
-
5李银河,陈俊杰.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J].社会学研究,1993(2):87-96. 被引量:50
-
6贾忠科.中国省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研究:1981~1985[J].中国人口科学,1991(1):25-29. 被引量:4
-
7林富德.我国生育率转变的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1987,11(1):15-21. 被引量:10
-
8蒋正华.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J].人口研究,1986,10(3):25-30. 被引量:33
-
9孙文生,靳光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研究[J].人口研究,1994,18(6):10-21. 被引量:14
-
10朱琪.关于青少年性教育的思考(三)[J].中国性科学,2004,13(10):28-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4
-
1黄小娜,吴静,沈敏,彭安娜,戚小兵,石淑华.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2):210-211. 被引量:27
-
2倪淑芝,顾笑梅,陆冬梅,赵琦.人工流产529例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1):2234-2235. 被引量:2
-
3王东玲,刘云嵘.中国未婚青少年妊娠原因及社会干预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2):123-126. 被引量:20
-
4何荣跃,杨元,谭莉.流动人口中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8(5):212-214. 被引量:26
-
5杨圣,史可中,安荣泽,廖文波,郑晓美.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突出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11):1102-1104. 被引量:9
-
6崔念,李民享,高尔生.中国父母如何看待向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服务——来自中国8个地区的调查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9(3):167-170. 被引量:11
-
7涂晓雯,刘英惠,楼超华,高尔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对设立专门的未婚年轻人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点的态度[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2):101-104. 被引量:6
-
8涂晓雯,楼超华,高尔生.上海未婚男女青年的首次性行为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29(2):109-112. 被引量:15
-
9梁同贵,高向东.流动人口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与未婚先孕——以上海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7(3):66-74. 被引量:5
-
10董琳,刘云嵘.我国城乡居民对给未婚青少年提供避孕知识和避孕药具的态度[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3):212-215.
二级引证文献144
-
1刘佳琪.非婚育龄妇女生育权保障反思:从“婚本位”至“孕本位”[J].反歧视评论,2023(1):123-142.
-
2高峻,高尔生.中国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殖与避孕,2004,24(4):226-231. 被引量:10
-
3孙晓明,周建芳,晏凤鸣,尹勤,黄彩英.昆山市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研究——基线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1,25(6):48-52. 被引量:12
-
4庞红华,周爱军,赖东梅.未婚妇女人工流产现状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4,4(5):17-19. 被引量:7
-
5叶旭军,施卫星,李鲁.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与政策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562-566. 被引量:78
-
6闫学明,于海莲,李越,甘力鹰.北京市西城区514例意外妊娠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4):233-234. 被引量:1
-
7崔念,李民享,邓莹.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干预研究评估[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9):537-539. 被引量:6
-
8黄江涛,余森泉,王奇玲,俞小英.广东省城市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现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11):668-670. 被引量:29
-
9楼超华,沈燕,高尔生,许业林,张聆,涂晓雯.上海市长宁区未婚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生殖与避孕,2004,24(6):349-354. 被引量:14
-
10李玉兰,陈凯,黄安明,刘晓莉,沈敏,黄莉莉,石淑华.武汉市未婚流动人口STD/HIV及避孕节育知识的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12):738-740. 被引量:2
-
1李蒙.婚前性关系的七种后果[J].性教育与生殖健康,2005(2):39-40.
-
2我国青少年性健康调查结果令人担心[J].校园心理,2007,5(5):23-23.
-
3王波,楼超华,涂晓雯,高尔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对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的态度与看法[J].生殖与避孕,2003,23(2):88-94. 被引量:9
-
4辛玲.当代大学生:品尝青春禁果滋味几何 一个对当代大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实记录[J].人人健康,2002(12):4-5.
-
5张俊梅,李新.高校大学生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4):501-502. 被引量:8
-
6张珊红,黄芳.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教育社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3):283-284. 被引量:3
-
7涂晓雯,楼超华,高尔生.上海未婚男女青年的首次性行为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29(2):109-112. 被引量:15
-
8李立鹤.亲青服务 待改进和完善的工作[J].性教育与生殖健康,2007(4):22-27.
-
9杨红,秦明星.人工流产术对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2):347-347. 被引量:1
-
10王文静.一项来自上海大学生态度的调查 婚前同居的生存空间有多大[J].中国青年研究,2003(1):61-6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