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免煎中药发展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
6
Trying to Discussing the Methodical Problems of Stewing-free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与现代西医注重疾病的共性和外来致病因素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医临床最大的特色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论治.而在中医诸治疗方法中,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基于中药饮片的汤剂.中药汤剂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动性,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医家治病疗疾的主要方式,即使在现代西医和中成药制剂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
袁冰
龚树生
机构地区
北京绿岛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中药调制
免煎中药
浓缩颗粒剂
方法论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0
1
仇法新,高福君.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中国药房,2007,18(3):163-165.
被引量:49
2
邢玉瑞.
《内经》五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7,27(1):15-17.
被引量:10
3
梁光义,杨翀,周静宜,曹佩雪,蔡琨,靳凤云.
HPLC测定三拗汤不同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并比较其体外的抗菌作用[J]
.华西药学杂志,2007,22(2):131-133.
被引量:13
4
曹春林.药物配伍变化中药药剂学[M].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4.
5
顿宝生,周永学.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11.
6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337.
7
林平.
中药饮片颗粒化的思考[J]
.海峡药学,2007,19(9):67-68.
被引量:3
8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1,23,24,26,28.
9
许利敏,李新中,雷鹏,刘韶,张献冲.
不同厂家甘草配方颗粒中甘草酸含量的比较[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6(6):29-30.
被引量:11
10
文继华,梁萍,刘强,王远.
PLC在立体车库中的应用[J]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25):88-9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周海燕,付超美,杨明,邹亮,于杰.
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共性技术[J]
.中医药学刊,2006,24(5):812-813.
被引量:5
2
黄建平,胡恩.
对免煎中药颗粒临床应用存在问题的探讨[J]
.海峡药学,2008,20(10):207-208.
被引量:7
3
李晨光,由凤鸣,贾波.
用中医传统理论浅析免煎中药饮片的改革[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180-1181.
被引量:3
4
李林.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相关问题及路径探讨[J]
.山西中医,2009(10):53-54.
被引量:10
5
黎勉,赵志勇,陈健,叶建辉.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自动配药系统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9,25(28):70-72.
被引量:2
6
李爱君.
再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疑惑”[J]
.首都医药,2010,17(20):44-4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龚颜.
关于中药房自动配药系统的思考[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818-2818.
被引量:1
2
肖桂秀.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J]
.环球中医药,2013,6(S1):50-51.
被引量:12
3
凌海慧,刘晓飞.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8-70.
被引量:22
4
雷孝义,郁相云,温小丽.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状况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85-86.
被引量:3
5
李爱君.
再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疑惑”[J]
.首都医药,2010,17(20):44-44.
6
张桂荣,李海涛.
患者对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2):104-105.
7
马红,顿建平.
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化中药房中的应用[J]
.北京中医药,2011,30(5):386-387.
被引量:4
8
赵丹玉,柳春,王艳杰,李宝坤,贾连群,冯晓帆.
论中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52-153.
被引量:1
9
马国平.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37-138.
被引量:2
10
郭娟,潘雨利,侯永坤,冷艳华.
各种形式中草药在我院使用的情况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85-86.
被引量:3
1
陈伟忠.
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概况[J]
.右江医学,1991,19(1):31-33.
2
郭用庄.
中药颗粒剂的优点及与其它中药剂型的比较[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8,4(12):32-33.
被引量:6
3
廖福义.
界定辨证论治概念的方法论问题[J]
.医学与哲学,1991,12(3):24-26.
4
邱鸿钟.
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医学与哲学,1991,12(4):29-31.
被引量:1
5
杨玉福.
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剂若干问题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41-742.
被引量:4
6
黄孟君,余敏,周新蓓,曹永常.
楂葛降脂袋泡剂与楂葛浓缩颗粒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6):109-110.
被引量:1
7
王雪凤,栾照家.
中药汤剂联合浓缩颗粒剂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113-114.
被引量:3
8
冯璐,房莉萍,从鹏.
八正散单味浓缩颗粒剂与合煎汤剂的疗效对比观察[J]
.福建中医药,2005,36(3):39-40.
被引量:9
9
王涛,江滨,曾元儿.
四君子汤合煎液与单煎液中总黄酮的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519-520.
被引量:9
10
何贵翔.
浓缩颗粒剂治疗高催乳素血症25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416-416.
被引量:3
中国医药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