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1年第5期19-21,共3页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2755
-
1叶辅靖,刘颂,马强.美国和英国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机制比较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65-70. 被引量:7
-
2刘胜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再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58-60. 被引量:4
-
3陈霞.基于公司治理结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84-87. 被引量:9
-
4王怀明,张芬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动态演进与扩张[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88-90. 被引量:8
-
5韩亚光.完善现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若干思考*——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31-37. 被引量:1
-
6江文.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2007(16):15-17. 被引量:8
-
7王凯,赵濛.加强供电企业技能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2007(20):26-27. 被引量:1
-
8邢瑞芬.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当代经济,2007,24(18):42-43. 被引量:30
-
9张亚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1):31-33. 被引量:13
-
10乐颖,陈芷.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之浅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35-37.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14
-
1幸莉.试论中国公务员岗位分析的必要性、障碍和建议[J].时代文学,2008(12):181-181. 被引量:1
-
2Bottom Up与Top Down[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
3何芳芳,刘耀中.工作分析实践中的障碍与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06(1):36-37. 被引量:4
-
4兰瑞芳.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体系新构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9):50-52. 被引量:1
-
5卢福营,李琼.论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的职位分析缺失[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3):77-81. 被引量:10
-
6陈一,赵凯.岗位分析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12):35-36. 被引量:1
-
7林莉,杜潇,朱明灿.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11):32-36. 被引量:4
-
8廖旭平,崔勇,刘京晓,王梅.论企业实施职位分析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08X):167-168.
-
9韩冬臣.浅谈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2(2):162-163. 被引量:3
-
10颜爱民,刘志坚.企业招聘流程系统优化探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8-1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45
-
1蔡志珍.工作分析的实施难点与应对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0(11):130-130.
-
2Bottom Up与Top Down[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
3熊伟,骆巍.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中的运用[J].硅谷,2009,2(10). 被引量:4
-
4刘俊萍,陈静,袁宗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35-38. 被引量:8
-
5周悦娜.当前企业招聘工作现状研究[J].中国商界,2010(11):225-226. 被引量:11
-
6张丽,戴跃洪.基于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22(3):40-42. 被引量:9
-
7何芳芳,刘耀中.工作分析实践中的障碍与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06(1):36-37. 被引量:4
-
8陈志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6,4(1):142-143. 被引量:3
-
9宋朝利,陈伟娜.优化企业选拔录用程序的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3(7):64-66. 被引量:1
-
10于真真.工作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118-119. 被引量:4
-
1闫青娥.浅谈企业绩效考核[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5):185-186.
-
2刘磊.使用平衡记分卡提升企业绩效[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5):35-35.
-
3付百航.兼顾目标与方法的绩效体系设计[J].人力资源,2008(19):42-43. 被引量:1
-
4李菁华,李雪.基于关键事件法的金融服务消费者在线负面口碑行为研究[J].特区经济,2008(9):272-273. 被引量:3
-
5李芝山.关键事件法在员工绩效管理中的规范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8,0(8S):65-66. 被引量:9
-
6姚曼.初探绩效考核问题[J].大陆桥视野,2010(06X):26-27.
-
7王建玲,刘思峰,吴作民.服务接触理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企业经济,2008(1):84-86. 被引量:23
-
8陈可,张剑辉.在群体中顾客更容易抱怨吗?群体服务问题下顾客抱怨行为的探索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0):97-108. 被引量:9
-
9缪悦.基于关键事件的城市居住物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甄别及排序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24-26. 被引量:2
-
10谢礼珊,李健仪,张春林.员工感知的顾客不公平——基于关键事件法的探索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5):78-88.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