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SLE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迅速、操作简便、无放射性危害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 SLE 血清学诊断领域,笔者复习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
林昭春
罗汉超
机构地区
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皮肤科
出处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1-84,共4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SLE
血清学诊断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8
1
杨卫平,付敏.
ENA多肽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原医刊,2005,32(23):17-18.
被引量:12
2
王吉耀.内科学(八年制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61.
3
[3]日本藤真,太田善介,韩加道.自身免疫与治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84.22.
4
孟济南.风湿病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4-118.
5
邓安梅,仲人前,施笑梅,陈孙孝,孔宪涛.
自身免疫病患者可抽提核抗体谱与体液免疫的关系[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5):299-302.
被引量:21
6
仇宁,陈志强.
抗核抗体和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4):229-232.
被引量:18
7
李强,高天文,王冬青,孙东杰.
红斑狼疮(SLE和DLE)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23(6):452-454.
被引量:8
8
陈志强,徐文严.
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2,18(6):321-3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周炳华,刘玉琴,普雄明,吴卫东.
ANA、抗dsDNA、ANCA、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4):280-281.
被引量:8
2
陈滢,张迎梅,陆俊忠,唐朝贵.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4):1494-1496.
被引量:2
3
易芸.
ANA、ds-DNA、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34-1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杜文莉,邱勇,张爱华,李富荣,于永翔,于功奇.
136例SLE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8):660-661.
被引量:1
2
杨春兰,沈荣春,徐云,鞠少卿,王惠民.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抗ENA多肽抗体谱的关系[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2):120-121.
被引量:2
3
李淑华,于明华,张丽,刘特长,虢艳.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对川崎病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2):122-124.
被引量:9
4
王梅芳.
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3):606-607.
被引量:7
5
吴瑾滨,周厚清,李卓成,徐磊.
3种自身抗体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意义[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4):221-222.
被引量:2
6
杜国有,顾向明,方玲.
ANA、抗ds-DNA抗体及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0):1064-1066.
被引量:18
7
赖永才,毛炜.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核抗体与抗ENA抗体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15-816.
被引量:7
8
吕春兰,都青,杨荣生,曹宪华.
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结合抗ds-DNA及补体C3测定在SLE诊断上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5):579-580.
被引量:3
9
戴伟良,蔡早育,郑雪莲.
NcX-ELISA法检测抗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043-1044.
10
黄云辉,钟白玉,徐艳.
ANCA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价值[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11):813-814.
1
王开正,陈宏础.
消化道出血标志物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J]
.医学检验进修杂志,1996,3(3):99-100.
2
王凤玲,冯秀河,毕丽凤,刘静.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17-1418.
被引量:21
3
张化涛,段延安.
影响酶联免疫检测因素的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708-3708.
被引量:2
4
汪德宇.
酶联免疫吸附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37-138.
被引量:10
5
林向阳,王忠永,周武,陶志华,陈晓东,杨建荣,温秀姝,袁谦,张文辉.
不同检测系统甲胎蛋白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8):908-909.
被引量:13
6
朱素华,雷新宁.
加强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175-176.
7
何利琴.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26(6):55-56.
被引量:16
8
郭月红,陈建平.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策略[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4):313-314.
被引量:3
9
李燕红,王敏,徐燕.
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67-168.
被引量:2
10
吴殿磊,徐光华,郭贤利.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免疫学检测方法发展现状[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1):5-6.
被引量:2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