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泄泻虽属常见证候,有时辨证难免差错,兹整理三例误治病例的始末,以供参考。虚泻须究实象久泻者多虚,“虚则补之”,因而治宗补涩,此乃常法。但有常必有变。何况本证病位在肠府,一则大、小肠为“传道之官”、“受盛之官”、司“变化”、“化物”之职,肠府久病不已,少“变化”,难“化物”,易生积滞,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六腑以通为用”的指导思想;再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久泻之虚体,每值长夏天暑地湿,隆冬天寒地冻之际,尤多湿热。
出处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9-11,共3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