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铝型材挤压模具工作带长度的合理选择与计算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给出了铝型材挤压模具合理工作带长度的计算公式,这个数学公式是建立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公式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实例的计算,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一公式。这一公式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模具设计中使用和参考。
作者
解英艳
宋力
机构地区
沈阳工业学院专科学校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7,共3页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
关键词
铝型材
挤压模具
工作带
CAD
计算
分类号
TG375.4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1
钱玉祥.
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高度设计[J]
.模具工业,1989,15(3):38-3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黄翔,陈文亮,谢洪典.
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长度和模孔配置的优化设计[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28(2):247-25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3
1
李大永,王洪俊,罗超,彭颖红,周飞.
薄壁铝型材挤压有限体积分步模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1):6-9.
被引量:7
2
黄翔,陈文亮,谢洪典.
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长度和模孔配置的优化设计[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28(2):247-252.
被引量:7
3
赵云路,刘静安.
第三讲 铝型材挤压模结构要素与设计原则[J]
.轻合金加工技术,1997,25(3):36-40.
被引量:4
4
刘静安.轻合金挤压工具与模具(上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2..
5
M3叶尔曼诺克 李西铭 等.铝合金型材挤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6
段庆林,李锡夔.
成形充填过程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有限元与无网格自适应耦合模拟[J]
.机械工程学报,2007,43(7):120-127.
被引量:2
7
刘静安,赵云路.铝型材模具设计与生产工艺优化[M].重庆:西南铝信息中心出版,1989:80-98.
8
西南铝加工厂技术中心.分流组合模结构要素剖析[Z]//铝合金挤压模具技术译文集.重庆:西南铝加工厂技术中心,2000:135-137.
9
西南铝加工厂技术中心.铝型材挤压平面分流组合模结构要素剖析与设计[Z]//铝合金挤压模具技术论文集.重庆:重庆国际信息中心,2000:160-165.
10
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模具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35-56.
引证文献
6
1
董俊,卢宇灏,李大永,罗超.
基于BP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优化模型[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9):1015-1018.
被引量:5
2
周飞,李爱平,李大永,董俊.
基于多重优化设计的铝型材挤压工作带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937-941.
被引量:2
3
杨辉,陈锡渠.
借助Pro/e的铝型材模具设计[J]
.有色金属,2009,61(3):41-44.
被引量:1
4
董桂伟,温道胜,赵国群.
铝合金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长度优化方法研究[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2,47(6):75-78.
被引量:4
5
阎洪,包忠诩,柳和生,王美艳,刘家玉.
基于数值模拟的铝型材挤压变形规律的研究(Ⅱ)[J]
.锻压机械,2000,35(6):31-32.
被引量:1
6
闫洪,夏巨谌,包忠诩,柳和生,刘家玉.
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长度设计计算的数学建模[J]
.塑性工程学报,2002,9(1):70-7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闫洪,王高潮,夏巨谌,李志刚.
Mathematical model of determination of die bearing length in design of aluminum profile extrusion die[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04,14(5):890-895.
被引量:1
2
林高用,陈兴科,蒋杰,王芳,杨立斌.
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优化[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4):561-566.
被引量:17
3
蔡亮,李积彬,王红志.
铝型材挤压分流模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机电工程技术,2007,36(9):13-14.
被引量:1
4
林高用,周佳,张永宁,陈兴科,蒋杰,王芳.
铝型材挤压模具导流孔结构优化[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2):225-231.
被引量:6
5
寇福俊,杨晓川,李恒奎,高宝杰.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算法的铝型材挤压模具优化设计[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47(4):4-6.
被引量:2
6
黄泽涛,袁鸽成,林灵江,梁松林.
基于HyperXtrude的铝型材挤压模结构优化[J]
.模具工业,2012,38(1):10-14.
被引量:3
7
倪正顺,刘石柏,何畅.
基于Hyper Study的挤压模工作带长度的优化分析[J]
.热加工工艺,2012,41(13):106-109.
被引量:2
8
朱兴林,刘东,杨艳慧,牛关梅.
FGH96合金包覆挤压过程数值模拟[J]
.航空材料学报,2013,33(1):21-27.
被引量:11
9
杨辉,田峰,徐朝阁.
基于PRO/E的工业散热器挤压模具有限元分析[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14,42(2):40-46.
10
陈欣怡,王孟君,乔磊,陈新欢,王迎新,袁玉宝,潘学著.
铝型材挤压金属流速数学模型的建立[J]
.铝加工,2015,38(3):4-8.
被引量:6
1
陆载厚,柯有英.
交流园地[J]
.金属热处理,2004,29(3):77-78.
2
陈群,周德生.
砂带磨削技术在活塞销倒角工艺中的应用[J]
.汽车技术,1998(5):32-35.
3
第四届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
.电加工与模具,2014,0(6):71-71.
4
杨征,何熹.
提升我国铝材应用能力[J]
.中国有色金属,2012(17):34-35.
5
李传.
日本在含球状碳化物铸铁方面的研究进展[J]
.现代铸铁,2011,31(2):69-73.
6
姚正凡.
英国公布《低碳转换计划》设定减少碳排放目标[J]
.标准生活,2009(8):5-5.
7
第五届全国电渣冶金学术会议通知[J]
.铸造,2017,66(4):397-397.
8
李沙,朱澧,刘阳.
海上油田飞溅区海管立管防腐工艺[J]
.化工设计通讯,2016,42(4):97-98.
被引量:7
9
机床杂志社《制造技术与机床》[J]
.金属热处理,2014,39(9):136-136.
10
第四届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
.电加工与模具,2015,0(1):63-63.
机械设计与制造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