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沙尘暴的气象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沙尘暴是干旱和荒漠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存在于北非、中东、美国西部、俄罗斯的中亚、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区,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气候变化是沙尘暴的主要成因。
作者
张仁健
王明星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科学中国人》
2001年第5期12-13,共2页
Scientific Chinese
关键词
沙尘暴
气候变化
发生机理
生态环境
预防
气溶胶
监测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52
1
全浩.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及其黄沙气溶胶高空传输路线的探讨[J]
.环境科学,1993,14(5):60-64.
被引量:30
2
朱赖民,陈立奇,张远辉,杨绪林.
北极楚科奇海、白令海上空大气气溶胶铅浓度及同位素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5):846-851.
被引量:7
3
宋连春,韩永翔,张强,奚晓霞,叶燕华.
中国沙尘暴时空变化特征及日本、韩国黄沙的源地研究[J]
.大气科学,2004,28(6):820-827.
被引量:14
4
张仁健,王明星,浦一芬,刘强,符建中,张文.
2000年春季北京特大沙尘暴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3):259-266.
被引量:66
5
杨绍晋,杨亦男,陈冰如,周明煜,吕乃平,于鸿健,蓝友昌.
近中国海域大气微量元素输入量研究[J]
.环境化学,1994,13(5):382-388.
被引量:15
6
徐建中,孙俊英,任贾文,秦大河.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沿线气溶胶成分分析[J]
.冰川冻土,2005,27(2):205-212.
被引量:9
7
黄自强,暨卫东,杨绪林,黄荣坦,汤荣坤,于涛,张功勋.
1998年南极中山站海洋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判别[J]
.海洋学报,2005,27(3):59-66.
被引量:8
8
杨东贞 方宗义 等.93.5.5黑风沙尘气溶胶的分析.中国沙尘暴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03-110.
9
钱正安 胡隐樵 等.“93.5.5”特强沙尘暴的调查报告及其分析.中国沙尘暴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37-43.
10
张德二.我国自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J].中国科学,1984,(3):278-288.
引证文献
2
1
李犇,朱赖民,张菲菲,张瑜.
白令海峡及其附近海域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含量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3):1-9.
被引量:5
2
张仁健,韩志伟,王明星,张小曳.
中国沙尘暴天气的新特征及成因分析[J]
.第四纪研究,2002,22(4):374-380.
被引量:82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白志鹏,董海燕,蔡斌彬,朱坦,姚学祥.
灰霾与能见度研究进展[J]
.过程工程学报,2006,6(z2):36-41.
被引量:65
2
张仁健,王自发,王纬.
青岛、合肥和北京三城市沙尘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J]
.过程工程学报,2004,4(z1):721-725.
被引量:2
3
颜鹏,毛节泰,杨东贞,刘桂清,朱爱华,俞向明,刘国平.
临安一次沙尘暴过程影响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演变的初步分析[J]
.第四纪研究,2004,24(4):437-446.
被引量:25
4
张凯,高会旺,张仁健,盛立芳,毛震,朱燕君.
2000~2002年青岛地区沙尘天气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9(3):510-519.
被引量:5
5
隋玉柱,袁汉民.
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以宁夏改种冬麦的沙尘暴防治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4):46-50.
被引量:1
6
张仁健,浦一芬,徐永福,盛立芳,金井豊,太田充恒.
青岛大气气溶胶的浓度分布和干沉降的观测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9(2):390-395.
被引量:16
7
矫梅燕,牛若芸,赵琳娜,延昊.
沙尘天气影响因子的对比分析[J]
.中国沙漠,2004,24(6):696-700.
被引量:36
8
RenjianZhang,MingxingWang,LifangSheng,YutakaKanai,AtsuyukiOhta.
SEAS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DUST DAYS,MASS CONCENTRATION AND DRY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OVER QINGDAO, CHINA[J]
.China Particuology,2004,2(5):196-199.
被引量:15
9
程丛兰,王迎春,刘伟东,张小玲,徐晓峰,谢璞.
与动力场相耦合的区域沙尘分档模式及个例模拟[J]
.科学通报,2004,49(19):2007-2013.
被引量:15
10
成天涛,吕达仁,王革丽,徐永福,李兴荣.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J]
.中国沙漠,2005,25(1):68-74.
被引量:12
1
李庆宝.
汉江上游十大洪水气象特征分析[J]
.灾害学,1991,6(2):39-44.
被引量:8
2
刘华祥,李建良.
“12.7”强降雪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
.山西气象,2006(4):9-11.
被引量:1
3
史久恩.
概率统计在气象中的应用和问题[J]
.应用概率统计,1991,7(4):433-443.
被引量:5
4
胡金明,崔海亭,唐志尧.
中国沙尘暴时空特征及人类活动对其发展趋势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1999,8(4):49-56.
被引量:52
5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共同作用[J]
.地理教学,2010(20):64-64.
6
郑彬,林爱兰,袁金南,谷德军,李春晖,梁建茵.
STUDY ON THE CAUSE OF HEAVY RAIN 200506 (HR200506) IN GUANGDONG[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07,13(2):145-148.
7
汪素云,裴顺平,胥广银,高阿甲.
蒙古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J]
.国际地震动态,2013,34(11):38-39.
8
李博,刘黎平,王改利,华灯鑫,陈超,黄翠银.
“0866”华南特大暴雨灾害的综合诊断[J]
.科学通报,2017,62(13):1410-1421.
被引量:7
科学中国人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