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清代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呈现出区域性、商品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其中种植布局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桑、麻等传统经济作物虽然受到棉花的冲击而面积有所缩小,但在某些特殊有利的区域却异常集中和发达。棉花、烟草等新兴作物在普遍推广的同时,也日渐形成几大主要产区。在此基础上,全国开始出现了三大经济作物种植区。这些经济作物的区域性发展,是地理环境和商品经济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 杨国安
出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

  • 1蒋兆成.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乡镇经济试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1):62-72. 被引量:10
  • 2《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五,杨家禾.《通商四大宗论求自强斋议》.
  • 3《史料旬刊》第5期,《乾隆二十四年英吉利通商案》.
  • 4《史料旬刊》第5期,《乾隆朝外洋通商案》,天656-657,李兆鹊折.

共引文献1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