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呈现出区域性、商品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其中种植布局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桑、麻等传统经济作物虽然受到棉花的冲击而面积有所缩小,但在某些特殊有利的区域却异常集中和发达。棉花、烟草等新兴作物在普遍推广的同时,也日渐形成几大主要产区。在此基础上,全国开始出现了三大经济作物种植区。这些经济作物的区域性发展,是地理环境和商品经济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出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