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标准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Criterion of Flowering Synchronization in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率的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花期相遇标准 ,对 8个组合近 30套数据的模拟结果与生产实际的花期相遇标准完全吻合。杂交稻制种的花期相遇标准受诸多因素影响 。
作者
隗溟
周建春
熊运秋
机构地区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Hybrid Rice
基金
重庆市穗重型杂交稻选育项目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花期相遇标准
计算机模拟
异交率
模拟模型
分类号
S511.339.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6
1
许世觉,潘旺林,许堃.
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杂交水稻,1991,0(S1):1-54.
被引量:51
2
黄培劲.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的技术关键[J]
.杂交水稻,1994,9(2):8-9.
被引量:18
3
廖翠猛,谭志军,邓应德,曹孟飞,周宗岳.
谈谈花期相遇标准[J]
.杂交水稻,1999,14(3):23-24.
被引量:10
4
袁隆平.杂交水稻简明教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7-38.
5
隗溟.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率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3):295-298.
被引量:4
6
乔遗湘.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花时与结实率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89(4):25-26.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丁获蛟,潘冬安,高志强,邱伟铨.
杂交稻制种母本撒直播的花遇规律及成因研究[J]
.杂交水稻,1993,8(3):11-14.
被引量:7
2
黄培劲.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的技术关键[J]
.杂交水稻,1994,9(2):8-9.
被引量:18
3
许世觉.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J]
.杂交水稻,1994,9(3):50-51.
被引量:17
4
乔遗湘.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花时与结实率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89(4):25-26.
被引量:16
5
陶用力,刘大锷,文正华.
谈谈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的花期预测与调节[J]
.杂交水稻,1995,10(4):13-15.
被引量:5
6
吴立煦 朱幼文(译).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321-359.
7
田大成,水稻异交栽培学,1991年,84页
8
吴立煦,运筹学,1994年,321页
9
许世觉,杂交水稻,1991年,专,40页
10
许世觉,潘旺林,许堃.
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杂交水稻,1991,0(S1):1-54.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85
1
王乌齐,黄庭旭,杨东,张水金,谢华安.
特优航1号高产保纯制种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4):12-14.
被引量:6
2
涂志杰,王明涛,段洪波,张生斌.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荆楚优148春制高产技术[J]
.杂交水稻,2004,19(4):27-29.
被引量:1
3
何宗陶,肖层林.
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概述[J]
.作物研究,2008,22(S1):338-342.
被引量:4
4
萧层林.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异交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3,19(5):417-421.
被引量:11
5
萧层林.
水稻籼型温敏不育系培矮64 S异交特性研究[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3,19(6):515-521.
被引量:5
6
石守设,宋世枝,祁玉良.
培矮64S与典型粳稻配组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4,19(6):22-23.
被引量:2
7
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谌生慧.
杂交水稻金优431强化栽培(SRI)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措施[J]
.种子,2004,23(12):89-91.
8
黄季焜,Scott Rozelle.
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水稻生产力增长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1993(6):21-29.
被引量:53
9
潘旺林.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途径探讨[J]
.杂交水稻,1993,8(4):11-13.
被引量:11
10
李成德.
影响金优晚3产量的因素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2):14-15.
同被引文献
30
1
吕子同,毛一剑.
气候变化与水稻育种对策[J]
.中国稻米,1995,1(5):1-2.
被引量:3
2
丁获蛟,潘冬安,高志强,邱伟铨.
杂交稻制种母本撒直播的花遇规律及成因研究[J]
.杂交水稻,1993,8(3):11-14.
被引量:7
3
黄培劲.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的技术关键[J]
.杂交水稻,1994,9(2):8-9.
被引量:18
4
高亮之,金之庆,黄耀,陈华.
作物模拟与栽培优化原理的结合-RCSODS[J]
.作物杂志,1994(3):4-7.
被引量:33
5
乔遗湘.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花时与结实率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89(4):25-26.
被引量:16
6
郑志明,严力蛟,王兆骞,徐照本,楼余产.
杂交晚稻生产潜力的动态模拟与优化群体数量指标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1):59-64.
被引量:4
7
潘德云 王兆骞 等.早籼稻生长发育和分蘖动态与潜在产量的模拟及其应用[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作物生产系统的模拟及其应用专辑),1991,:1-10.
8
孙国昌,杜新法,陶荣祥,孙漱沅.
水稻稻瘟病防治策略和21世纪研究展望[J]
.植物病理学报,1998,28(4):289-292.
被引量:151
9
廖翠猛,谭志军,邓应德,曹孟飞,周宗岳.
谈谈花期相遇标准[J]
.杂交水稻,1999,14(3):23-24.
被引量:10
10
隗溟.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率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3):295-29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苗玉新.
计算机技术在水稻育种及生产中的应用[J]
.农业网络信息,2005(6):53-54.
2
樊晓磊,杜雪竹,向甘驹,盛锋.
不同氮肥水平对不育系HD2086s开花习性及制种产量的影响[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5(6):908-916.
被引量:2
3
隗溟,周世发,朱自均,罗有金.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特性模拟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6):502-50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何宗陶,肖层林.
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概述[J]
.作物研究,2008,22(S1):338-342.
被引量:4
2
廖学群,隗溟,朱自均.
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9-13.
被引量:19
3
李志刚,普自祥,贺良,普家元,文建成,王石华,谭学林,黄大军.
恢复系秧龄对高原滇型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238-1241.
被引量:3
4
程贤宇,板自兵,王存,李明声,周永玲,刘贤芳,王志,顾晓明,黄大军.
高原优质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34高产制种技术[J]
.种子,2013,32(12):112-113.
5
商文奇,王艳华,邵国军,王先俱,张城,潘争艳,庞秀.
不同密度与行比对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14(1):1-5.
被引量:5
6
李先民,李琴,黄展文,孙明艳,苏群,卢家仕,卜朝阳,李春牛.
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及花汛期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3):121-128.
7
马进贤,邓征宇,周跃良,熊伟,卢含思,董韩逸,黄冰归,林立东,温圣贤.
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24,39(5):71-75.
1
周彩军.
协优46制种高产技术[J]
.种子世界,1996(11):30-30.
2
周彩军.
协优系列杂交组合制种技术要点[J]
.种子世界,1998(12):36-36.
3
敬永周,蒋李何,冯玉龙.
杂交水稻父本旱育秧制种技术初探[J]
.内江科技,2012,33(9):147-147.
4
孟宪平,田厚军,范学东.
籼型不育系粤丰A生物学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9,24(2):28-31.
被引量:1
5
廖翠猛,谭志军,邓应德,曹孟飞,周宗岳.
谈谈花期相遇标准[J]
.杂交水稻,1999,14(3):23-24.
被引量:10
6
徐志灵,张金家,陈金节.
汕优63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标准的探讨[J]
.种子科技,1997(4):32-33.
7
丁成伟,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杂交中粳稻徐优733高产制种技术[J]
.北方水稻,2013,43(4):52-53.
被引量:1
8
涂强,吴兆君.
杂交水稻制种的花期调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6):211-212.
被引量:4
9
席建民,唐大改,杨烨,李梅华.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H优518亲本特性与制种关键技术[J]
.杂交水稻,2013,28(4):28-31.
被引量:1
10
隋红建,吴璇,崔岩山.
土壤重金属迁移模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197-200.
被引量:36
杂交水稻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