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4,共3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97
-
1杨耀武,张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J].经济研究,2021,56(1):26-42. 被引量:333
-
2赵昌昌,曹学勤,刘生元.中外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25(4):85-88. 被引量:19
-
3刘桂君,王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初探[J].齐鲁珠坛,2010(2):51-54. 被引量:3
-
4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39(8):4-15. 被引量:250
-
5罗仲平,蒋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变动态势研究[J].经济学家,2004(5):88-95. 被引量:16
-
6陆晓阳.中资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与制度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05(4):121-123. 被引量:3
-
7徐滇庆.制度创新与农村金融改革[J].武汉金融,2004(9):4-7. 被引量:50
-
8韩曙平.银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产业竞争力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05(4):31-32. 被引量:1
-
9张亚斌,李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及中国的经验实证[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1):10-14. 被引量:5
-
10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4(3):623-638. 被引量:378
引证文献16
-
1刘桂君,王闽.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初探[J].齐鲁珠坛,2010(2):51-54. 被引量:3
-
2张亚斌,李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及中国的经验实证[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1):10-14. 被引量:5
-
3黄颖君,刘潋.我国境内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X):71-74.
-
4姜宝军,张军,罗剑朝.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及其发展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3-68. 被引量:4
-
5徐盛发,巴曙松.转轨期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一个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6):3-7. 被引量:4
-
6刘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J].甘肃金融,2013(3):53-56. 被引量:3
-
7徐盛发,巴曙松.中国加入WTO十年银行业竞争力提升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75-79. 被引量:1
-
8温少蓉,章颖薇.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3):348-349.
-
9王志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18):136-138.
-
10李振.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4(4):51-55.
二级引证文献22
-
1谢光亚,邓颖,韩雷.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J].价格月刊,2010(2):93-96. 被引量:1
-
2徐盛发,巴曙松.转轨期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一个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6):3-7. 被引量:4
-
3徐盛发,巴曙松.中国加入WTO十年银行业竞争力提升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75-79. 被引量:1
-
4白涛.上市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外资,2013(11):108-110.
-
5李泉,尹文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探析——基于16家银行年报数据的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10-14. 被引量:4
-
6温少蓉,章颖薇.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3):348-349.
-
7朱一鸣,刘宏,周正龙.基于改进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银行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14(35):79-82. 被引量:10
-
8谢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国市场,2015(38):136-138. 被引量:2
-
9汪嵘明,张明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5):17-20. 被引量:1
-
10孙飞,付东普.中国药品流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384家药品流通批发企业的样板数据[J].经济与管理,2016,30(2):60-65. 被引量:9
-
1徐文勇.试析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J].经济师,2014(6):167-168.
-
2王佼姣,施刚,石永久,王元清,梅艳晓,席彦群.对我国家庭理财研究的展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5-7. 被引量:2
-
3林人慧.从三个“办法”看《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的实施[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2):35-36. 被引量:1
-
4潘昶靓.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商业会计,2013(12):69-71.
-
5彭树根.与外资银行争夺客户的竞争战略[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4(3):60-62.
-
6李海峰,孟庆愉.试论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J].浙江金融,1999(1):17-18.
-
7傅晓霞.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战略[J].青海金融,2002(5):13-14.
-
8丰朝晖.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及监管当局的应对措施[J].中国货币市场,2003(12):28-30.
-
9刘煜辉,张榉成.2010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摘要)[J].银行家,2010(9):54-58. 被引量:6
-
10姜洪,焦津强.国家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经济,1999,22(7):9-16.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