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九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但轿车工业却没有完成“九五”计划。根据“九五”计划目标,到2000年,我国轿车产量要达到120万辆。实际情况是,2000年全国轿车产销只有60多万辆,产销同比只增长6. 95%。7.42%,拖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后腿,仅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一半。 经济学家们分析了中国轿车生产能力与实际产销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之后,得出结论: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了经济型轿车的开发和生产,而投入巨资生产中高档轿车,以致造成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局面。 令经济学家们兴奋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省,有一家名为 “吉利集团”的民营企业,早在数年前已经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中偏轻倚重的弊端,在国家政策尚不支持民营企业造汽车的时代,悄悄地造成了 “准轿车”,并终于以其独有的顽强生命力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当吉利车横空出世,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之后,立即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汽车销售商乃至中国经济界形成了强烈的“吉利冲击波”。
出处
《中外管理导报》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Global Management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