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2001年第7期52-54,共3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参考文献6
-
1孙五三.《变动中的世界传媒格局》,2000年.打印稿.
-
2华宣飞.《网站,思考死亡》,http://www.cjr.com/node2/node38/
-
3《吃偏食不如吃杂食-雅虎的启示》(报道),《解放日报》2001年3月10日.
-
4冰榴.《COM:特务速城》,《解放日报》2001年3月12日.
-
5官建文.《新闻网站:面临三大创新课题》,《人民日报》2001年4月7日.
-
6文直.《互联网经济刚开始》,《解放日报》2001年4月9日.
同被引文献136
-
1赵光明,杨英法.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6(23):78-79. 被引量:14
-
2彭兰.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J].国际新闻界,2003,25(1):54-61. 被引量:25
-
3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3,25(1):78-83. 被引量:35
-
4董天策.新闻传播业面对WTO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新闻实践,2001(5):17-20. 被引量:1
-
5沈爱国,石红星.对匿名消息来源的多维审视[J].新闻实践,2002(12):26-28. 被引量:3
-
6顾书.试析网络媒体对中国广电媒体的冲击[J].新闻大学,2000(1):80-81. 被引量:4
-
7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下)[J].新闻界,2002(6):10-11. 被引量:10
-
8陆地.论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下)[J].声屏世界,2002(2):4-7. 被引量:5
-
9黄艾禾.当网络的神话不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6):91-93. 被引量:2
-
10高鑫.中国电视文化理念的嬗变和趋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5):1-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20
-
1陈力丹.200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J].新闻界,2002(2):8-12. 被引量:4
-
2张至华.网络传播与新闻道德[J].品牌(理论月刊),2010(8):66-66.
-
3陈力丹.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80-87. 被引量:3
-
4徐晓红.当前我国网络新闻的“优”、“忧”与发展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25-27. 被引量:3
-
5叶利生.2006年电信业十大趋势[J].信息网络,2006(1):1-3.
-
6张白云.论舆论引导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2):27-27. 被引量:4
-
7浦伟.试析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248-248. 被引量:2
-
8陈莉.“把关人”与网络媒体的形象[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2):93-94. 被引量:1
-
9向似钰.浅谈网络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1,9(12):14-14. 被引量:6
-
10武欣博.网络新闻视频的特点及发展[J].新闻窗,2011(6):107-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6
-
1陈力丹.200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J].新闻界,2002(2):8-12. 被引量:4
-
2刘晓程,王赟.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概念语境[J].重庆社会科学,2008(9):73-76. 被引量:5
-
3刘晓程.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J].新闻记者,2005(4):28-31. 被引量:6
-
4夏祥伟.高校期刊管理的新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4(4):133-136. 被引量:3
-
5王君超.媒介批评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今传媒,2005,13(10X):24-28. 被引量:4
-
6刘红葵.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刍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3S):139-140. 被引量:1
-
7万玉.从媒体议程设置角度谈流行文化与广告的生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5):101-105. 被引量:3
-
8郭可,张军芳,潘霁.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兼谈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J].新闻大学,2008(1):53-63. 被引量:18
-
9任景华.关于网络影响力的若干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8,26(6):104-107. 被引量:2
-
10刘晓程,王赟.媒介批评的话语实践及其思考——以《新闻记者》之“媒介批评”栏目为例[J].今传媒,2009,17(12):48-49.
-
1丁永丽.具有价值取向.导向作用的经济新闻报道[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0X):248-248.
-
2读者评刊[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2(12):63-63.
-
3孙红强,张幸格.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媒介宣传推广工作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11):20-21. 被引量:8
-
4马齐旖旎,尤建忠.浅谈中外畅销书的媒介宣传[J].出版广角,2014(12):46-47.
-
5罗丹.浅析电视离播包装的设计与应用[J].美术文献,2014,0(6):119-119.
-
6夕东.找一个适合你的口头禅[J].廉政瞭望,2011(21):45-45.
-
7闫馨予.谈网络炒新闻的潜在危机及应对策略[J].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4(5):47-52.
-
8王杨.网络新闻传播的新趋势[J].记者摇篮,2002(10):61-61.
-
9叶玲.中学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28-29. 被引量:1
-
10媒介互动[J].媒介,2004(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