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质中稻两优培九和扬稻6号的鉴定
被引量:
4
Appraise on the high quality middle-season rice varieties—Liangyou Peijiu and Yangdao No.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 15个优质中稻品种 (组合 )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研究 ,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和扬稻 6号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稳产性较好等优点 。
作者
卢开阳
吴和明
卢碧林
机构地区
湖北省种子管理站
荆州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2,共4页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稻
两优培九
扬稻6号
品种区域试验
鉴定
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57
1
许天育.
远杂9102花生高产栽培要点[J]
.河南农业,2007(11):29-29.
被引量:2
2
宋殿珍,张文忠,刘景秀,栗红生,杨国英,赵晋峰.
中晚熟玉米单交种潞玉13的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5,13(z1):79-81.
被引量:12
3
曹凑贵,蔡明历,张似松,袁伟玲.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04,43(4):28-30.
被引量:45
4
朱华晨,许新萍,李宝健.
一种简捷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4):128-130.
被引量:8
5
颜满莲,蔡耀辉,毛凌华,魏冬,徐华,傅英,李雯,刘红梅.
杂交早稻“金优458”的选育及利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4,16(3):5-8.
被引量:8
6
田实,魏俊杰.
花生主推品种、搭配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04(10):10-10.
被引量:1
7
李宝健,朱华晨.
论应用多基因转化策略综合改良生物体遗传性研究方向的前景 Ⅰ .多基因转化的基因来源与技术平台[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11-16.
被引量:15
8
刘兴华,温和楦,刘邦祯,肖敏,陈天晖,黎敬华,刘师富.
杂交早稻组合——金优463[J]
.江西农业科技,2004(11):45-45.
被引量:1
9
徐建云.
新台糖22号等8个甘蔗品种的种性研究[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4,23(4):285-290.
被引量:9
10
马英建,张玉钦,李顺庆,蒋庆艳.
花育22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2):24-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富昊伟,李友发,马兴华,边永高,章永根.
培矮64S与粳稻配置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表现[J]
.作物研究,2005,19(3):150-152.
被引量:2
2
朱华晨,许新萍,肖国樱,袁隆平,李宝健.
利用四价抗病基因提高超级杂交稻的抗性[J]
.中国科学(C辑),2006,36(4):320-327.
被引量:13
3
吴和明,曹国长,王新刚,付玲.
扬两优6号等优质高产中稻品种的鉴定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1):2663-2667.
被引量:3
4
郭利磊,王晓玉,陶光灿,谢光辉.
中国各省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资源量评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45-55.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王立欣,于雷,谢建军.
巧借“信使”夺取胜利[J]
.国家安全通讯,2002(7):54-55.
2
富昊伟,来乐春,徐建良,李友发,陶献国,钱泉生,马兴华,舒庆尧.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2859[J]
.杂交水稻,2006,21(5):77-78.
被引量:2
3
李煦,王荣春,何影,杨爱芳.
多基因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转化[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42(9):1-6.
被引量:6
4
贺治洲,黄明,陈立云.
转基因水稻后代中外源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对非目标性状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7,22(6):6-10.
5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刁金男,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现状[J]
.天津农业科学,2007,13(4):7-11.
被引量:11
6
邓力华,于元杰,李宝健,肖国樱.
Epsps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多基因抗虫表达载体构建[J]
.生物技术,2008,18(1):9-13.
被引量:3
7
李卫平,王洪凯,林福呈.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2008,20(4):278-281.
被引量:11
8
袁红旭,许新萍,张燕娟,刘晚苟,郭建夫.
转抗真菌基因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表达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6):504-508.
被引量:2
9
阳辛凤,徐林,弓淑芳,郭安平,孔华,贺立卡.
CUP1为筛选标记的酿酒酵母整合型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J]
.生物技术通报,2011,27(10):139-144.
10
张长伟,凌英华,桑贤春,李平,赵芳明,杨正林,李云峰,方立魁,何光华.
转苦瓜几丁质酶基因McCHIT1水稻及其稻瘟病抗性[J]
.作物学报,2011,37(11):1991-2000.
被引量:10
1
谷守礼.
两个高产抗病优质中稻新品系[J]
.农家顾问,1990(2):10-11.
2
马丰国,张父银.
2000年优质中稻对比试验[J]
.种子世界,2001(2):26-27.
3
李双来.
优质中稻鄂中5号适宜施氮量[J]
.农家顾问,2010(7):28-28.
4
叶清课,吴新增.
大田县2012年优质中稻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总结[J]
.福建稻麦科技,2013,31(2):82-84.
被引量:1
5
郭德生.
高产优质中稻新品种“甬优9号”在福安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2,30(3):27-28.
6
梁南山.
优质中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01(1):15-15.
7
唐永群,李经勇.
优质中稻渝优1351的特性及栽培要点[J]
.农家科技,2012(2):9-9.
8
水稻所2个优质稻品种被评为福建省第三届优质稻品种[J]
.福建稻麦科技,2008,26(1).
9
胡定汉,龚德祥,潘熙曙,刘昌敏,张建勋,邹佳泉,刘志能.
优质中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749-750.
被引量:9
10
郑旋,罗维禄.
南方优质中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J]
.福建稻麦科技,2003,21(2):21-22.
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