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性症状包括腹胀、早饱、上腹部不适、疼痛、反酸、嗳气等[1-4],同时患者没有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极高,占消化患者总数的20%~40%[5,6],对FD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不少[7-9],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现多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关系密切[9-12],而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动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对FD患者血浆胃动素的研究倍受关注,自Vantrappen et al[13]在人身上发现了移行性肌电复合波MMC,并将消化间期交替出现的静止期和运动期称为消化间期运动周期,后又由Kellow et al [14]分为3个时期,其中消化间期Ⅲ期为MMC期,并发现血浆胃动素呈周期性改变,其峰值引起胃和肠的MMC产生,诱发胃强烈收缩,排除胃内不易消化的食物颗粒,有报道FD患者的MMC常缺失[14,15],从而造成胃肠瘀滞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胃动素水平改变有关[16].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722-724,共3页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