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龙眼果实的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
被引量:
25
Post harvesting physiology of longan fruits post harvesting and issues about storag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呼吸作用、乙烯释放、细胞膜透性、营养成分、果皮褐变、自由基衰老生理及冷害生理等方面探讨了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变化过程 ,从耐贮藏性、采后病害、果肉变化及果皮结构的特殊性阐述了龙眼果实的贮藏特性 ,并提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韩冬梅
蔡长河
吴振先
机构地区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990 51 2 )
关键词
龙眼
采后生理
贮藏特性
呼吸作用
乙烯释放
细胞膜透性
分类号
S667.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271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60
参考文献
12
1
周云,季作梁,林伟振.
龙眼冷藏适温及其冷害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7,24(1):13-18.
被引量:63
2
潘洵操.
龙眼果实的显微结构与贮藏关系的探讨[J]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2):185-188.
被引量:23
3
施清.
龙眼采后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J]
.福建果树,1990(2):1-4.
被引量:25
4
潘一山,蔡晓东,孙立南,黄珍珠,杨忠耿.
龙眼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J]
.果树科学,1996,13(1):19-22.
被引量:18
5
季作梁,韩冬梅,吴振先.
龙眼采后SO_2保鲜作用及其残留量问题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9,20(3):36-40.
被引量:7
6
吕荣欣,占雪娇,吴金珠,庄荣福,黄维南,蔡龙祥,黄志明.
龙眼果实防腐保鲜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通讯,1992,21(2):9-17.
被引量:14
7
莫长耕 王梅.荔枝、龙眼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中国果品研究,1986,(3):22-25.
8
吴振先,韩冬梅,季作梁,陈维信.
SO_2对贮藏龙眼果皮酶促褐变的影响[J]
.园艺学报,1999,26(2):91-95.
被引量:65
9
韩冬梅,吴振先,季作梁,韩明.
SO_2对龙眼果实的氧化作用与衰老的影响[J]
.果树科学,1999,16(1):24-29.
被引量:47
10
吕容欣,亚热带植物通讯,1992年,21卷,2期,9页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程水源,何凤仁.
梨果实成熟生理特性的研究[J]
.果树科学,1993,10(1):16-20.
被引量:7
2
周碧英,王元裕,李伯均,郑显明,朱彩夫,潘忠才.
影响南方葡萄贮藏保鲜效果主要因素的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1993,5(2):117-121.
被引量:1
3
季作梁,张昭其,王燕,李雪萍.
芒果低温贮藏及其冷害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4,21(2):111-116.
被引量:71
4
叶强,葛毅强.
葡萄采后病害及其SO_2控制[J]
.新疆农业科学,1996,33(4):184-184.
被引量:4
5
林河通,邹日娥,洪启征,林志勇.
延长冷藏龙眼果实货架寿命的技术[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26(1):113-118.
被引量:26
6
王爱国 罗广华.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1983,9(1):77-83.
7
谭兴杰 李月标.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纯化及性质[J].植物生理学报,1984,10(4):339-345.
8
霍君生 赵可夫.果蔬采后生理衰变机制探讨.植物抗性生理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55-260.
9
蔡孟正.二氧化硫熏蒸龙眼常温简易贮藏保解[J].福建农业科学院学报,1988,5:85-89.
10
黄伟坤 等.食品检测与分析[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180
1
郭红辉,贾克功.
龙眼果实冷藏和冻藏保鲜研究进展[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2):136-140.
被引量:7
2
林河通,席玙芳,陈绍军.
果实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696-703.
被引量:86
3
胡位荣,张昭其,季作樑,刘顺枝.
冷害对荔枝果皮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3):6-9.
被引量:53
4
帅良,李静,韩冬梅,吴振先.
龙眼亚硫酸盐氧化酶(DlS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果树学报,2015,32(1):43-50.
被引量:1
5
王则金.
蘑菇低温气调保鲜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66-68.
被引量:6
6
张丽梅,陈菁瑛,胡明华,许秀淡,陈景耀.
药剂处理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J]
.福建果树,2004,22(3):21-23.
被引量:3
7
康明丽,牟德华.
板栗加工褐变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24(4):72-76.
被引量:25
8
尤艳莉,苏新国,蒋跃明,李月标,林文彬,孙颖.
真空包装对采后龙眼果实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4,25(10):327-331.
被引量:9
9
王相友,石启龙,王娟,朱继英,赵亚.
双孢蘑菇护色保鲜技术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205-208.
被引量:42
10
于建娜.
桃采后低温贮藏冷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32-3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71
1
徐贵华,叶兴乾,徐国能,胡玉霞,刘东红.
微波处理对胡柚皮酚酸、黄烷酮糖苷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2007,7(5):69-74.
被引量:18
2
苏小军,蒋跃明,张昭其.
1-甲基环丙烯对低温贮藏的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437-440.
被引量:8
3
杨迎伍,李正国,张利,陈国平.
乙烯信号的接受与转导[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547-552.
被引量:10
4
王琳,王林嵩,马剑敏.
萝卜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81-83.
被引量:10
5
张学英,张上隆,骆军,叶正文,李世诚.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2004,21(5):456-460.
被引量:85
6
张丽梅,陈菁瑛,胡明华,许秀淡,陈景耀.
药剂处理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J]
.福建果树,2004,22(3):21-23.
被引量:3
7
李纯达.
赴泰国龙眼生产考察报告[J]
.热带作物科技,1993(6):29-30.
被引量:4
8
李洪军,贺稚非,陈宗道,王光慈,张雄.
可食性食品包装膜[J]
.食品科学,1993,14(11):69-72.
被引量:44
9
莫开菊.
过氧化物酶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四川果树,1993,21(2):25-27.
被引量:17
10
关军锋,彭永宏.
热水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品质与生理变化的影响[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0,8(2):143-14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5
1
郭红辉,贾克功.
龙眼果实冷藏和冻藏保鲜研究进展[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2):136-140.
被引量:7
2
郭红辉,王燕华,贾克功.
龙眼果实的贮藏特性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21-24.
被引量:12
3
王则金 ,林启训 ,苏大庆 ,陈兴煌 ,黄晋之 ,童金华 .
气调冷藏对龙眼保鲜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20-124.
被引量:9
4
秦文,姚昕,刘维,涂勇.
不同贮藏温度对大五星枇杷果实保鲜效果的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2005,34(5):21-24.
被引量:9
5
何志刚,李维新,林晓姿,陆东和,庄林歆.
乌龙岭龙眼防腐抗褐变与MAP保鲜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6):867-871.
被引量:1
6
刘熙东,吴振先,韩冬梅,陈维信,苏美霞.
龙眼采后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06,27(2):24-28.
被引量:7
7
许秀真.
常温条件下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对龙眼贮藏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2):338-342.
被引量:6
8
韩冬梅,吴振先,李建光,潘学文,李荣,陈子健.
龙眼果实采收成熟度与耐贮性关系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12-16.
被引量:16
9
许家辉,许玲,余东,魏秀清,蒋际谋,郑少泉,吴少华.
晚熟龙眼挂树期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及若干品质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8):1083-1087.
被引量:2
10
王奇.
果实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3):94-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
励建荣,朱丹实.
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337-347.
被引量:73
2
罗建东,闫军威.
龙眼剥壳机的设计简介[J]
.食品与机械,2005,21(5):28-29.
被引量:3
3
蔡其洪.
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J]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2):31-33.
被引量:8
4
段洁利.
龙眼果实变温处理保鲜技术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11):43-45.
被引量:8
5
郭卫芸,杜冰,程燕锋,杨公明.
冷冻处理对果蔬的影响及其应用[J]
.食品与机械,2007,23(2):118-121.
被引量:19
6
姜红波,林巧婷,陈文娟,陈桂阳,王则金,赵卫星,林启训.
乌龙岭龙眼果皮的PPO特性及活性抑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26-129.
被引量:2
7
庞学群,张辉玲,龚家贱,张昭其.
分阶段SO_2缓释剂处理结合冰温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3):11-14.
被引量:8
8
陈杭君,郜海燕,毛金林,陈文烜,周拥军.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J]
.浙江农业学报,2007,19(4):280-283.
被引量:3
9
陈贤,王其刚,关文灵,杨德.
番茄品系红熟果实贮藏分级试验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686-689.
被引量:3
10
陈贤,许彬,杨德.
番茄品系红熟果实耐贮性的优选试验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59-61.
被引量:2
1
潘洵操,谢宝贵.
荔枝果皮的扫描电镜观察[J]
.园艺学报,1996,23(3):227-230.
被引量:29
2
王亚茹,李勇,王永博,李晓,王迎涛.
套袋对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5):28-30.
被引量:5
3
刘同业,张婷,车凤斌,訾王贝,晁翔翔,徐斌.
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1):26-32.
被引量:27
4
彭永宏,宋丽莉,李玲.
鲜切花衰老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2):120-126.
被引量:30
5
邹河清,许建楷.
红江橙的果皮结构与裂果的关系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1):90-96.
被引量:32
6
郑重禄.
桃果实冷害与御冷措施研究进展[J]
.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30-35.
7
孙守家,常宗东,曲红云,赵兰勇.
鲜花采后衰老生理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3,33(6):50-52.
被引量:10
8
赵敏,杨凤云,尹会兰.
6-BA和保水剂对切花月季瓶插寿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236-238.
被引量:4
9
王支槐.
蜡梅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S1):118-122.
被引量:10
10
吴中军,郑书虹,夏晶晖.
切花百合采后衰老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5):80-84.
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